首页 -> 2004年第2期
“虾蟆夜哭”与“曹操烧信”
作者:奚延华
我们知道,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思想单纯,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自控能力也不强,所以很容易犯一些错误。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列宁就曾说过“青少年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连上帝都会原谅”的事情,我们的一些班主任却不肯原谅。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他们常常像“龙王”那样,总喜欢不依不饶翻老账,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后进学生更是如此。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不是善意指正,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想方设法地去从学生过去的经历中找“渊源”,有的甚至把学生原来早就已改正了的缺点和错误又重新搬出来,作为控制学生的“刹手锏”。
其实,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这种做法无情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了他们“从头开始”“重塑自我”的积极愿望,使他们像寓言中的“虾蟆”那样,悲哀自怜,灰心丧气,甚至惶惶不可终日。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更加敏感、闭塞、猥琐的心理,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而对那些性格比较刚烈倔强的学生,这种做法则会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不信任,感到前途茫然,上进无望,索性破罐破摔。少数能量大一点的学生还能结成小群体,与老师分庭抗礼,事事处处与老师作对。所有这些,除了贻误转化后进学生的时机不说,还会给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平添许多人为的障碍。这恐怕与教育学生的初衷相去甚远了吧。
有经验的教师则不然。他们往往运用高超的教育艺术使得局面为之一新。一位刚接了“差班”的班主任,经过认真思考后,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时,有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我对诸位并不了解,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不曾向老班主任了解任何学生的情况,现在和将来我也不想从他那儿了解你们过去的任何情况,你们过去的好或者差,从今天起,都随着前任班主任的卸任而成为历史。因此,现在我对你们的了解,犹如白纸。白纸固然什么都没有,但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新的学期里,我希望每位同学都用自己的行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对此我充满信心。”事后,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想象中,徐老师一定是一个板着面孔的人。谁知,他对我们说话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真诚……这使我想到,我应该与以前彻底一刀两断,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烧信”的故事:官渡一战,曹操击败袁绍。清点战利品时,有人发现曹操的下属写给袁绍的信,便拿来给曹操,要曹丞相严惩这些私通敌人的人。哪知曹操看也没看,就把这些信扔到火里烧了,并说:“当时袁绍势大,我势小,有人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袁绍败了,他们也就没二心了。”
曹操“烧信”化敌为友,可谓匠心独运。它的可圈可点之处正在于给了他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反之,如果曹操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对昔日有意叛逃者一追到底,那么,除了能砍掉几颗人头,出掉一口恶气之外,又能得到什么呢?
从“虾模夜哭"和曹操烧信两则故事中,似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学生的错误,不管是大还是小,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不能太苛刻,都要有一点雅量,有一颗宽容之心,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因为“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为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历史上“宽者得众”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使真正需要批评学生的时候,也要认真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慎重对待、冷静处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因人而论,而要因事而论;不要把对事的不满,变成对人的不满,更不要东拉西扯老账新账一起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曾经有过“尾巴”的孩子们,走出恐惧的阴影,甩掉心里的重负,抬起头来走路,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生活,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生。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江宁秣陵二中 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