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后进生是如何被“边缘化”的
作者:梁建中 余会莲
1.排座位时后进生被“发配”到“边远山区”
排座位时,有的教师让优生先挑选位置,有的教师按学习成绩让学生挑选座位,这样一来,后进生往往只能坐在教室的边边角角。有些教师对后进生的笔记、演算、听课情况、作业情况等漠然视之。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从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后进生长期被置于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其尊严感当然无从谈起。
2.课堂提问冷落后进生
部分教师认为让后进生回答问题耽误教学时间,于是在课堂上就很少或干脆不让他们回答问题。后进生发言的机会被剥夺了,他们的思维停滞了,他们的成长被忽视了。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本不考虑后进生的水平,导致后进生在学习上的恶性循环,从而产生自卑感。
3.潜意识中后进生的档案里写满落后表现
一些教师在潜意识里有一本后进生的档案,上面常常写着这样一些内容:表现不好、纪律涣散、考试不及格、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缺乏自我控制力等等。这样的一本档案常常下意识地流露出来,成了后进生进步的精神障碍。
4.隐性排挤后进生
后进生在感情上得不到安慰,自尊得不到尊重。教师动辄采取“冷处理”的教育方式——把后进生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或给家长施加压力来间接处罚他们,在同学中采取隔离方式来疏远他们。教师用冷漠的目光将后进生的自卑的情绪放大,有时是彻底摧毁他们的自尊心。有的学校还在校园、教室布置宣传标语,如:“我要上大学”等,直接刺激后进生的自尊。
5.考试分等、排序,明目张胆排挤后进生
每次考试完毕,班级、年级都要进行排名次、分等级,把后进生置于难堪的境地。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要的是每次考试的上线率和上重点校的比率,根本就不管学生是否合格,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只能使后进生丧失进取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主要参照考试成绩,后进生的闪光点被忽略了。
6.分流中把后进生分入末流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对后进生进行分流,将部分后进生硬性分流到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也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学校分流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其分流的基础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设置障碍,迫使他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把问题推向家庭和社会。
7.严厉惩罚,摧残后进生
后进生违反纪律,轻则扣分,罚款;重则体罚、变相体罚。目前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
后进生就这样被一些教师“边缘化”了,赶快停止这种“边缘化”行为吧。
(联系地址:山东省寿光一中 2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