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纪念日与纪念性班集体活动
作者:杨连山
一、纪念日及其类型
纪念日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基本固定在某一时间的,具有特定主题内涵的社会活动日。纪念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革命纪念日。革命纪念日既包括“二七”大罢工、“二·二八”台湾人民起义、“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中国青年节、“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历史上的伟大事件的纪念日,也包括像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和许多革命家诞辰纪念日等等。
2.建设纪念日。建设纪念日包括学雷锋纪念日(3月5日)、植树节(3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教师节(9月10日)等等。
3.民俗纪念日。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等等。许多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民俗纪念日。
4.国耻纪念日。主要是指那些在我国近代史上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广大人民的心灵饱受伤痛的日子。如《马关条约》签订纪念日(4月17日)、“二十一条”签订纪念日(5月9日)、“卢沟桥事变”纪念日(7月7日)、《南京条约》签订纪念日(8月29日)、《辛丑条约》签订纪念日(9月7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圆明园被焚纪念日(10月18日)、《北京条约》签订纪念日(10月)、台湾被割占纪念日(10月21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2月)等等。
这些纪念日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对青少年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组织开展纪念性班集体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素材。
二、纪念性班集体活动及其特点
纪念性班集体活动是在某一纪念日当天或略提前几天,围绕该纪念日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配合时代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品德实际,以班集体为单位组织的活动。纪念性班集体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1.活动素材的丰富性。这种源于历史的一个特定日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史料,而且也包含了这期间出现的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的事迹。他们的革命经历,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代表先进思想的伟大而崇高的思想品德,就成为了组织纪念性班集体活动的非常有价值的素材。若能在组织活动时,将其与祖国的发展壮大、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这些素材更会熠熠生辉,其教育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2.活动主题的深刻性。纪念日及其自身的来历,已经向我们提供了组织纪念性班集体活动的深刻主题。因为这些革命纪念日、建设纪念日本身已经体现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者的伟大情怀。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哪一个纪念日不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诗。哪一个纪念日不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写照。而许多革命志士、爱国英雄、杰出领袖和伟大科学家、艺术家的纪念日更是体现了他们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品德。即便是国耻纪念日,也是我们时代的一面明镜,它可以激发我们发奋图强,加倍努力地去建设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
3.活动目的的传承性。继承革命传统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来就是设立纪念日的目的,也自然是组织班集体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纪念日的特定时间和与之相联系的特定主题,无疑是我们民族光荣的革命传统的里程碑。我们利用纪念日开展班集体活动,一定会使同学们增强民族自豪感,会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应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四化”大业奋斗不息。
三、如何组织好纪念性班集体活动
纪念日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若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准开展纪念性班集体活动的切入点,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地讲,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纪念日的主题。每个纪念日都有特定的主题,它是对我们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应达到目标的昭示。但是,由于纪念日主题本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其中最能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最有教育意义的某一点,来确定本次纪念性班集体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明确提出令人激动又发人深思的问题。如发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为了帮助全班同学了解建国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激发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一位班主任开展了《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册》活动,发动同学每人至少收集一件有关建国前后的重要事件的资料。资料先是在教室里布展,到“七一”那天的班会上,再由同学们各自介绍资料的意义,最后装订成册。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进行实践和体验,把爱国主义精神熔铸在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中。
2.深入了解纪念日的历史背景。了解纪念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发展过程,对于深化纪念性班集体活动的主题和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如某班主任组织一次纪念“五四”青年节活动。班主任发动学生深入了解为什么在1919年5月4日会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以及事件发展的过程:1919年5月4日,北京市几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们,冲破军警阻拦来到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抗强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取消21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严惩卖国贼。会后学生们举行了浩浩荡荡的游行和罢课,然而却遭到了反动政府的野蛮镇压。此举又进一步激起了全国各界反军阀的怒潮。上海、北京、天津等许多大城市工人相继罢工和示威游行,商人也罢市,以声援学生运动……通过让学生们了解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整个过程,可以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3.适当联系与纪念日相关的人物。大多数纪念日与许多历史人物、革命先辈和广大人民浴血奋斗的英雄业绩分不开。在纪念性班集体活动中,适当联系这些人物,同样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题得到深化。记得一位班主任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时,为了丰富学生的党史知识,进行爱党、爱国教育,曾组织了一次“我为革命前辈立传”的纪念性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该班主任发动全班同学收集革命前辈的生平事迹,并要求每人写一篇革命前辈的传记。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他们深入图书馆、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先烈家属……到“七一”那天,一篇篇抄写工整的先烈传记都被张贴在教室周围的墙壁上。并且,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又以激动的心情介绍了各自写的有关先烈的事迹和自己的感悟。这位班主任抓住了一个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切入点,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华苑小区地华里8号楼1门102号 30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