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
作者:李慧琴
有人问郭橐驼其中的奥秘,郭橐驼说:“我并没有本事使树木长寿而且茂盛,我只不过顺应树木的天性罢了。移栽时,树根要舒展,带着旧土,培平,捣结实。这样做完以后,就不用再管它。种树就像对待孩子那样,种完后,置之不理像抛弃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了。有些人植树则不然,树根拳曲着,土全换了,培土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另一些人的做法则相反,又太爱树,太担忧它,早晨看看,晚上摸摸,刚走开了,又回来看。更有甚者,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死了,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而树木的本性却一天天背离了。虽说爱它,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忧虑它,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不如我。我又有什么能耐呢?”
柳宗元的这篇文章批评的是当时扰民的官吏。但对于我们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却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教师不要扰生,要学会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
传统教育提倡“三勤”。我记得,对于每一位刚走上班主任岗位的老师,领导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要腿勤——勤往班里走;要眼勤——多往班里看;要嘴勤——多对学生说。领导这样要求是唯恐班主任把班带乱了。如果一位班主任真的这样做,精神虽可嘉,但做法科学与否,却值得怀疑,尤其是在当今的形势下。
现在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信息灵通,思维前卫,个性鲜明。师生之间,尤其是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观念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学生受影视片特别是青春偶像剧、流行歌曲等的影响,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学生幻想着轻松、舒适的生活,相信毫不费力就会实现理想,思想里充满对读书生活和传统道德的厌倦、质疑和叛逆。他们身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为老师所无法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比如着装怪异、长发飘飘、追逐偶像、游戏感情、比用名牌……
这样,那些信守“三勤”法则、传统观念较强的老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便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可是教育效果往往不显著。此时,老师的耐心渐渐消去,于是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怒目相向、恶语相加。其实,每个人都从青春期走过,狂妄、偏激而缺乏自知是青春期的特点。我认为,青春期的谬误,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违反道义,都应该容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有过皮肤划伤的经历,对皮肤上的轻微划伤无需治疗,它自会愈合;学生行为、举止、观念上的一些小的“划伤”也不必动大手术。况且,丰富多彩的个性才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如果所有的学生的行为举止都千篇一律,循规蹈矩,社会还有什么活力?教育是培养个性而不是压抑个性,所以,班主任可以学得“懒惰”一点,给学生留下自我发展的弹性空间。否则,教师喋喋不休地说教,干涉太多,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压抑、反感与抗拒,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教育者的初衷背道而驰,造成南辕北辙的结果。
有的班主任常抱怨班干部不得力,组织能力太差,于是凡事都要亲自过问。而正是班主任的过多的干涉,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造成班级管理的恶性循环。一般来说,凡是被班主任牵着鼻子走的班干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工作能力都不会太高,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独立,不管他自己是否具备独立的能力。说到这儿,我想起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正是诸葛亮的夙兴夜寐,事必躬亲,才落得英年早逝,并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结局,为此他遭到后世多少讥评。我发现,在教育教学中,愈有才干的班主任,愈容易犯诸葛亮式的错误。老师有才干不等于学生有才干。老师过多包办代替、求全责备是绝对不可取的。人的才干必须也只能在锻炼中增长。班主任在宏观调控下,应放手让学生大胆锻炼,即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遭受一些挫折,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同样宝贵。惧怕孩子跌倒而不让他走路,结果只能是会走得比谁都晚。我发现那些拥有出色的班干部的班主任,往往是会“偷懒”的班主任。
当然,我们说班主任学会“懒惰”,并不是说班主任对班里的事情可以放任不管。在树木的成长过程中,天会下雨,天会刮风,滋润饥渴,荡涤污浊。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也要不时地“刮风下雨”,滋润心灵,荡涤污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新形势下,这句话更为宝贵。班主任,不是警察,不是保姆,不是揠苗助长者。班主任应该运用郭橐驼的“懒惰”,耕耘在素质教育的园地里,培养出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
(联系地址:河北省卢龙县中学06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