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诚信与立人

作者:裴智慧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孔子的传人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怎样讲诚信?怎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项实验:将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们从中选择所喜欢的品质。结果耐人寻味,在评价最高的8个形容词中有6个与诚信有关,分别是: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得过和可靠。
  笔者也仿照此实验在师生中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0名学生中,选择所喜欢品质排列前位的分别是:
  ①幽默33票;②谦虚31票;③真诚29票;④稳重、友爱、有礼貌并列28票;⑤热情、纯洁24票;⑥诚实22票;⑦爽朗21票;⑧诚恳20票。
  在被调查的20名教师中,选择所喜欢品质排列前位的分别是:①真诚17票;②谦虚、热情并列14票;③稳重、勤勉并列13票;④诚信11票;⑤谦让10票。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在商品经济发展时期,诚信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待人真诚、讲信用、说真话的教师和学生,讨厌说假话的人。但是,随着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制假药、假烟、假酒、假货等恶劣事实被揭露,大家产生了困惑:社会还讲诚信吗?我讲诚信,别人不讲诚信,我不是会吃亏吗?
  这些社会现象,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我们认识到,诚信教育就是基本的人格素质教育,是对人的本质精神的塑造,是育人的基本工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诚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培养途径、实施方法等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师之诚信,生之榜样
  
  诚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诚信意识,是否坚信诚信的巨大力量,和教师诚信操守的榜样作用。一个讲究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教师要做到诚信,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去做好育人工作。
  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教师的人格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学生的诚信要由教师的诚信来培养,教师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烙印。
  我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研究诚信与立人之间的关系,按师德要求从规范自己的言行入手,教育学生诚信,先律己,以自己的榜样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力量。下面仅举几例:
  镜头1:班内规定7:30早读,学生自己看书,练口算等。一次,一位老师晚到了5分钟,她首先向学生道歉。同学们都很理解老师,说:“老师您家住的远,路上车多不好走,晚到一会儿没关系!……” 听到学生这么说,这位老师想:说到做到是诚信的表现,如果我找客观原因逃避过去了,其他同学也会找出各种原因搪塞。于是她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迟到了,不管什么理由,总归是不应该的。我感谢同学们的谅解,但是我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吧!你们每天必读的一条格言和一首古诗,每次都是同学轮留抄在黑板上。明天的格言和古诗就由我来抄写吧。这样来弥补过失,行吗?”“行!”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放学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只见这位老师一个人在默默地板书古诗、格言……这件事过去以后,班内从未出现过迟到现象。并且,在犯错以后,谁也不东拉西扯,替自己找借口了。
  镜头2:铃……下课的铃声清脆地响起,某班教室里响起啪、啪的击掌声,随之,教师立即停止了授课,学生们雀跃着走出教室。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学生击掌是提示老师:下课了!要把课间10分钟还给我们,休息是学生的权利。这一阵掌声是师生平等的体现。学校既然规定打铃表示学生下课休息,教师就应该履行规定,尊重学生的权利。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第一楷模,学生之立人从教师之榜样开始。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诚信是师德的突出体现,也是育人的根本力量。
  
  二、在课上感受诚信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天地,更是感受态度、体验情感、获得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阵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是“简单、生硬的”,它要像绵绵春雨一样播洒在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自悟、自省,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深刻的。
  (一)巧妙处理突发事件
  镜头3:在社会课上,同学们正在分组进行“感受中国”竞赛答题活动。B组的一位同学看了A组的答案后,修改了本组原来的错误答案。这件事谁也没有发现。教师宣布:“哪一组的答案全部正确,作为奖励,请到老师这儿来领取应该得到的分数。”(分数可以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各组纷纷到前边领分,轮到B组的同学领分时,出现了以下情形:
  师:你们组应该领吗?
  生:应该!
  师:好,老师相信你,你领回去吧!
  下课了,B组同学跟着老师走出了教室。
  师:为什么跟着我?有事吗?
  生:老师,我们不应该领分。
  师:噢,为什么?
  生:因为这不是我们的真实成绩。我们是看了别人的答案之后,才改过来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比赛是重要的,诚信的人品更重要。总之,人格比竞赛重要!
  师:今天你们在人品上应该得满分,相信你们在今后的竞赛中是会取得优异成绩的。
  偶发事件中包含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进行诚信教育的良好时机。这样的偶发事件稍纵即逝,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运用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登上新的台阶。
  (二)给学生改错的机会
  镜头4:健康课上教师给学生们讲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讲到水杯、手绢等不能共用或借他人的使用,随之教师检查学生带水杯、手绢的情况及手和脖子的卫生。老师正要为同学们每人加1分。
  突然A生揭发某生没带水杯,课间时借用他班同学的。老师对该生说:“你没有带水杯按规定要扣分的,但你若承认错误,就是诚实的表现。今天老师先借你1分,明天你把物品带来,把1分再还给老师,好吗?”
  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学生追着教师来“还分”。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⑴老师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改错的机会。⑵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不守诚信的害处及不良影响,更能体验到讲诚信所获得的快乐。诚信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不是依靠几次说教就能形成诚信的习惯。违背诚信后能有弥补、纠正的机会,不断感受讲诚信所带来的愉快,就能使讲诚信的意识得到巩固。
  (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宣武教委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的座右铭,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尊重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方法带进课堂,把创新带进课堂”。我认为在课堂中教师要以诚交心,用诚心感动学生,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以教师的诚信鼓舞学生的诚信,以教师的诚信引动学生的诚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教育。
  
  三、在校园文化中体验诚信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是活生生的教育资源。我们不但要重视教师的榜样教育作用,重视教材文本的教育教学作用,也要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成长,将会给学生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
  我校虽然两次修改校训,但“诚实”一词始终保留着,因它是做人之根本。每学期的“国旗下讲话”,都要用不同的故事、事例讲解其涵义,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诚信,每周一学生们都要诵读校训,每天同学们进入校园第一眼看到的、首先听到的便是“诚实”一词。
  在班队会活动中,教师们与学生一起走上社会,搞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出版“诚信”小报,感受诚信;还召开《诺言》、《以诚交友朋友多》、《心事与启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主题班会,在各种活动中体验诚信的威力,使学生懂得:诚信乃立人之本。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们以诚交心,以诚育人,以诚感人,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获得讲诚信后的快乐。例如有的教师设立“心语小信箱”,把它作为彼此沟通的桥梁,并承诺:这是两个人的悄悄话,是两个人的世界。
  事实证明,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我们虽然重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但运用的尚不充分。我们准备使学校的每一处,每个墙面,都成为育人的环境,做到校园处处能育人。
  
  四、家校沟通,使诚信无处不在
  
  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融合性和渗透性。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在诚信教育中,教师们自觉地把家长引入其中,实现家校协同教育,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
  在家长会召开前,班内不少同学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老师会跟家长说什么?老师看出了同学们的心事,决定来个“诚信互动”。教师对同学们说:“你们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说:“以前开家长会,老师总是向家长‘告状’,家长回家就斥责我们。”于是教师说:这次家长会要共同研究教育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以使每个同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次家长会只求“喜”不求忧。学生们个个喜笑颜开,特别是部分后进学生,更是少有的高兴。家长会上,教师真的信守诺言,结果学生们非常愉快。师生在信守诺言中得到了相互的信任,促进了共同的进步。
  总之,教师作为铸魂之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大氛围,三者必须协同,才能以诚信立人。愿诚信烛照人生,人生充满诚信。讲诚信的社会,才能有利于对人的诚信培育,而有诚信的人才能造就讲诚信的社会。
   (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登莱胡同29号 宣武师范附属第二小学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