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往事如烟

作者:崇尚俊




  1984年秋,16岁的我带着美好的憧憬,到临夏县韩集中学读高中。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都是刚刚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农家子弟,学风非常好。不攀比,不奢华,同学们除了用功还是用功。大家生活水平都很低,维持基本的温饱,但都毫无怨言。高中三年,就是这样清贫而充实地度过。班上同学大都住校,学校统一要求上晚自习。因为学生非常自觉,学校不要求班主任或课任教师上自习时跟班。在开学第一天的晚自习,教室里来了一个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的老师,一进门就用洪亮的四川话自报家门:“我是你们的历史老师,叫杜宇震,就是要震动宇宙的意思。”说罢仰天大笑,我们也随之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我们认识了。高一时他给我们上历史,高二我选了文科,他成了我的班主任。从那天晚上起,除他生病住院的一段时间,高中三年的每个晚自习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无论是月朗星稀,还是夜黑雁高,也无论是大雨瓢泼,还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韩集地处山阴地区,多阴雨天、少晴天,其土质多沙,遇水即成稀泥,当地人称“鸡粪土”。除正街外,其它路上随处都是脏兮兮的黑泥。每天他来教室的时候手里总拿着一根棍子。我不解地问别人,别人告诉我,杜老师在学校后面的家属院住,到学校大约得走20分钟。街上没路灯,黑灯瞎火的,不时的还有野狗出没,拿棍子一是为了防滑,二是为了防野狗袭击。多少年来,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在漆黑的夜晚,一条泥泞的深巷中,一个中年男子手拄棍子,艰难地挪动脚步,一步、两步、三步……
  他在当地很有名气。记得一次地区教育局组织几十个老师来听他的课,教室太小,我们只好把课桌抬出去,只留下凳子,才容纳下这些老师。杜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明了,他能把复杂的历史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对许多历史知识的归纳非常独到精练。在上课时,他经常“跑题”,在不知不觉中总跑到他以前的学生身上,他谈起他的学生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谁谁是哪一届的,高考多少分,考到什么学校,记得清清楚楚。这些话让我们这些刚出家门的农村孩子一个个羡慕不已,继而跃跃欲试。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中专、大专、本科,什么叫学士、硕士、博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扇理想的大门,他给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忘掉了衣衫褴褛,忘掉了饥肠辘辘……
  杜老师刻得一手漂亮的钢板字,善写楷书和隶书,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字字如一,大小匀称,行列间隔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到毕业时我整理了厚厚一大本。可惜被人借去复习,再未归还。老师有五个子女,住房很小,所以这些资料都是等家人睡后他才动手刻的。多少年来,我脑海中时常闪现这样的画面: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在用一张报纸遮起来的昏黄的台灯下,一位老师在专心致志地刻着钢板,不时停下来,活动活动发酸的手腕,揉一揉干涩的眼睛,又继续刻下去,一笔、两笔、三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杜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辛勤培养,也由于全体同学的刻苦努力,在1987年的高考中,我们班55名学生中有33名考上了大中专院校,升学率达到60%,这在全省平均升学率连10%都不到的当时,在一个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县城里,可谓是石破天惊。我也不负众望 ,考了个地区文科第一名,被西北师大历史系录取。
  1991年7月,从师大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地区一中,当了一名历史教师。当时,杜老师已经退休,我们经常见面,聊得很投机。去年10月,听同学说杜老师病重到兰州治疗,我也刚好要去兰州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心想到兰州后一定去看他。不料,到兰州后,又接到同学电话,说杜老师病危,已经回到临夏,非常想见我一面。我一面心急如焚地参加考试,一面企求上苍让我能最后见老师一面。但当我回到临夏时,老师已于当天早上6点45分去世。
  我跪在老师灵前,泪流满面。老师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战斗到最后。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晚上,我梦见了老师,看见他远远地对我微笑。我欠老师的太多了,已经无法报答,谨以此文表达我无尽的哀思。我将握紧老师给我的接力棒,永远跑下去。
  (联系地址:甘肃省临夏中学7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