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正视网络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影响

作者:苏娟娟 连 榕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十次统计调查,截至2002年7月,上网中学生占网民的26.2%,18岁以下的网民由2002年的2.4%增至现在的16.3%。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正逐步以“参与人”的角色体现其在网络社会的主体地位,成为网络及与之相关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主要享用者。这样庞大的学生群体参与网络后心理是否发生变化?
  笔者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关注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自我“为其他心理机构的观察提供媒介”、“围绕自我的框架,人格的整个大厦就能够被构筑起来”。因此,笔者选取这两个因素作为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格影响的两个主要变量,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为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5份,其中未上网的学生为106人,常常上网(每月5次以上,每次时间为3小时以上)的学生为105人,偶尔上网(每月1~5次)的学生为134人。调查对象为高中学生,排除网络成瘾的学生。
  本研究采用心理量表法和访谈法。量表1是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自我和谐分为自我经验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三个维度。量表2是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从不上网”“偶尔上网”和“经常上网”三类学生的比较可以看出,三者在自我和谐和自尊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和谐的三个维度上也不存在差异。就总体而言,网络并未成为阻碍学生自我发展与成熟的因素,也就是网络与学生人格成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与一般理论探讨的结果不相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一般理论推导不同的结果呢?笔者认为可能与高中阶段学生的人格已基本形成有关。传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养成已使他们确立起基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面对网络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力和辨别力。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我们不能认为人的行为仅仅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人格成长过程中,个人与网络等社会环境以交互的方式彼此影响,人影响环境,同时也为环境所影响。青少年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逐步建构其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人的自主调整能力对网络这一社会学习方式的主动建构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人格不存在负面影响。传媒上所报道的负面影响可能只是某些极端的案例或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探讨。据调查,在经常上网的学生中,在网吧上网的学生仅占17.3%,在学校上网的占21.8%,其余绝大部分学生在家中上网。另据调查,我国47.6%的上网人群以获取信息为最主要目的。学生上网总体上是为了学习。上网学生中存在极端现象的为数不多,而这些同学往往在心理上特别内向和孤僻。所谓网络产生的负面影响或许正是由于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适应不良或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
  
  四、教育建议
  
  1.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存在某些弊端而因噎废食,视之为洪水猛兽,应该辨证地看待网络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网络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有其正负作用,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过度担心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健康的威胁,是因为现有的教育管理方式滞后于网络化进程。有些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网络知识和使用方面落后于学生。我们应该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网络对青少年可能存在的危险,在于他们未能成熟地判断网络的作用,而不在于接触网络。青少年在网络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比在现实社会更多。我们只有在数字化时代大胆创新、更新观念,才能迎接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网络的作用,通过网络的学习和教育挖掘青少年的潜能,但也不能盲目地认为网络全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我们青少年的网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要使它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力的社会教化因素。
  2.青少年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我们教育者要培养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文素质和科技创新意识。
  青少年是有判断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以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信息资源,能够通过自我反思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教育者应该相信青少年,为他们上网创设民主包容的气氛,采用疏导的办法,使他们经过尝试、体验和反思来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者要培养他们的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对他们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巩固早期的人格培养效果。
  3.我们应该在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之间建构一种整合机制,发动全社会来共享网络资源,优化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共同营造网络教育的社会氛围,消除网络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发动全社会来共享信息资源,同时,还必须共建和维护信息资源。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两种社会教化机制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我们要使两者相互协调,避免其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化解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因为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的脱节而出现的角色认同危机,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培植。只有共同营造网络教育的社会氛围,优化网络教育环境,预防和避免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青少年真正成为成熟的网上一代。为此:
  (1)教育部门应培训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创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支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高层次教育队伍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管理和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积极、健康、文明的内容去充实和丰富网络,增强网络正面宣传的影响力,才能使网络成为青少年自我建构的有效补充途径和方式。
  (3)家庭应该引导青少年自觉地抵制网络负面因素的侵蚀,学会鉴别和选择。
  (4)社会教育机构应负起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的责任,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五、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与学生人格成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般理论研究结果认为网络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只是某些极端的案例或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推测。我们不应过高估计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忽视青少年在受网络影响的同时也生成一定的反思能力。应当看到,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之间是以交互的方式彼此影响的。因此,社会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学校应该发挥网络优势,使青少年学生成为成熟的网上一代。
  参考文献
  1.《自我的发展》(美)简·卢文格著、韦子木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自尊的6大支柱》纳萨尼尔·布兰登博士著、吴齐译,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3.《互联网心理学》(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荀建新译。
  4.《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联系地址:福建省漳州教育学院 363000、福建省师范大学教科院 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