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我的新疆之旅(日记摘登)

作者:古燕琴




  编者的话:在开发祖国大西北的热潮中,北京市派遣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支援新疆的教育事业。北京市育才学校小学部教师、“紫禁杯”特级优秀班主任古燕琴老师带着北京人的重托来到了新疆和田地区开始了她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从她的几篇日记中去了解大西北的教育,去解读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情怀吧。
  
  3月5日
  感受新疆学校、维族学生
  上课已经一周了。我教的班是汉语专科20014班,这个班学生的汉语基础稍好些,学过些语法,但发音不准确。学生们很有礼貌。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眼巴巴地看着你,很有礼貌地起立向你问好。此时教师那种本能的爱油然而生。我带着他们一遍遍地读书,他们拉长了声音跟着我读,嗓门大大的,声音怪怪的,脖子喊得粗粗的。北京城里十七八岁的学生学外语的时候,还真没有这般热情,这般执著。孩子们的热情震撼着我,两个小时中我坚持大声带读,一个个听读,不厌其烦地纠正每个学生的字音。下课了,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我和他们一起留了影。
  南疆的民风朴实,学生热情向上。每天早上学生自己打扫校园。开学前一天,校园还是满目狼藉,然而一天的时间,学生用勤劳的双手使得校园、教室、食堂环境焕然一新。两千多名学生,六十多亩的校园占地面积,看不见一个清洁工。
  所见所闻,不得不使你由衷地喜欢他们,热爱他们。
  
  3月6日
  感受差异,感受贫困
  今天我上街回来,遇见了我的学生阿依尼亚孜。她矮敦敦的,头上围着一条破旧的纱巾,黑黝黝的脸上总挂着微笑。我问她:“你去哪里了?”她用生硬的汉语说:“我去民政局了。”经过一番吃力的对话我才知道,她父亲在她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大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也死了。在来学校的路上,她的行李丢了。现在既没有被子也没有褥子,几天来就躺在光板床上,说着说着她的眼睛湿润了。我安慰她,“不要着急,如果民政局给你解决不了,我给你买。”她睁大眼睛说:“真的?北京的老师真好。”
  多年做班主任的职业习惯使我走进女生宿舍。刚一进门,我便惊呆了,不到十二平方米的房间里放了五张床,上下铺住了十个学生。一股异味扑鼻而来,我屏住呼吸坐了下来,但同情和怜悯使我很快就忘记了刚才的气味。她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很难过,马上快要毕业了,我们可能找不到工作,可家里盼着我们早些挣钱。”听了她们的话,我心里重重的,像压了块石头。我知道她们说的是实话,可是我实在不愿意给她们再增加心理压力。只好苦笑着说:“只要好好学习,工作会有的,和田地区很缺乏汉语老师。”
  我无意间抬头看到房顶上挂着一个个落了灰尘的布口袋,便随口说道:“打扫一下卫生,把没用的都扔掉。”听懂了我的话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们说:“老师,不好意思啊,那是我们带的烤馕,那是口粮。”听了她们的话,我的心像针扎一样。这些孩子寒假过后上学来的时候父母给她们烤了一口袋馕,然后她们就这样干馕就着凉水当早餐。中午,到校外花两元钱买半碗她们认为很奢侈了的拉面。一口凉水,一口干馕又是一顿晚餐。家境如此贫困,但是你什么时候看到她们,她们却都在捧着课本读书。
  从女生宿舍出来回到“家”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没过一会儿,我看到几个小伙子在我楼下转来转去,我看懂了他们的意思,招招手,让他们上来。他们走进我的房间,看到了我的一个普通的不锈钢饭碗,其实就是我们北京的学生天天用的餐碗。他们好像见到了皇宫里用的精美餐具,不禁失声说:“好美的碗!”我请他们坐下吃北京带来的巧克力,他们津津有味地嚼了一块又一块。北京普通的水果糖,他们吃了一把又一把。此时我真恨自己为什么不多带些来,分给他们吃。他们说,老师你一定到我的家乡洛普去,我们给你摘核桃吃,摘葡萄吃。我说,“一定去。”
  在晚上的教师会上,校长传达了和田地区的五年发展计划。当他说到将要开通管道煤气时,和田的教师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校长高声说:“就像自来水,一开龙头,气儿就来了。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才能招商引资。”校长的话引起一片议论声,很多老师都不相信这能成为现实。这时校长用求援的目光看着我,于是,我向他们讲述了使用管道天然气不是梦想,在和田一定可以实现。
  新疆和田地区经济落后,有22万贫困人口。教育的滞后又与贫困连在一起。
  我只能尽自己的能力为振兴和田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3月9日
  感受学生
  上课一周多了。我们上课的环境比起北京艰苦多了。黑板成了白板,上面摞满粉笔字。聪明的学生在教室里放了满满一碗湿土,用它擦黑板既湿润又可以增加摩擦,使黑板上的陈旧字迹能够淡化些。这里的学生太可爱了,当我走进教室,看到的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和小伙子和那一双双充满欣喜与期待的眼睛,他们的聪明热情让我由衷地喜爱他们。他们从不埋怨自己的父母没钱,从不埋怨自己生活在这样艰苦的和田。面对他们我恨不得把我知晓的汉语语言知识一股脑地倒给他们。我下决心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每节课,让快乐充满每个课堂。我会尽我所能,对得起那一颗颗透明的心。
  
  3月12日
  感受风沙中的白杨
  窗外的一排排白杨树已经显出片片新绿,这就是和田瞬间的春天。扬沙浮尘天气开始了,太阳被迫躲到了黄沙的背后,天地间像挂了一块巨大的褐色帷幕,混混沉沉的。空气中漂浮的全是黄沙,弥漫着呛人的沙土味儿。
  走近看,杨树上刚刚长出的嫩叶被风沙重重地包裹了起来,在卷曲了的嫩叶当中你仍然可以见到黄绿色的新芽还在拼命地生长着,这就是戈壁上的白杨树!他们在世界罕见的干旱气候中顽强地生长着。
  一阵阵旋风无情地把白杨树嫩嫩的枝条掠了下来,娇嫩的枝条横一根竖一条地躺在地上“呻吟”着。这时,一群维吾尔姑娘下操归来,弯腰捡起一枝,两枝,随手一弯就弯成了一个个美丽的花环,她们顺手戴在了头上,然后说着,笑着,一跳一颠地向教学楼奔去。
  远处操场上维族的小伙子正在风沙中打篮球,他们早已习惯了风沙。他们说:“这算什么?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浮尘还在后头。”和田特有的气候练就着和田青年特有的性格。
  看到这充满活力的姑娘小伙儿,包围在我心头的黄色帷幕呼地扯去了。不管风多大,不管浮尘多重,只要看看眼前的白杨树,你就会豁然开朗。空气依旧浑浊,但你的心灵却体味到净化后的清透。
  
  3月13日
  感受歌声
  不仅仅是在人群密集的大城市才有生活。在荒凉的穷乡僻壤,只要有人在工作、学习,同时对生活充满信心,那么这里的生活也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我站在宿舍前的简易楼廊上,看着遒劲的风卷起阵阵黄沙。在地平线那方,即将消逝的残阳执著地为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光。
  嘿 ……
  呦 ……
  一声颤音开头的新疆民歌盖过了呼啸的风声,冲入我的耳廓。带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歌声,在风的伴奏下,滚动在喧闹了一天,方才清静了的校园中。
  这高亢的歌声,略带沉闷的歌声有股莫名的吸引力,使你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对维吾尔民族粗犷豪放的遐想中,并陶醉其中。维吾尔小伙子那浑厚的嗓音与动人的曲调使你心弦颤动,热血沸腾。
  我的眼眶不知为什么湿润了。
  我终于看清唱歌的人了。那是对面操场上的一群小伙子——我的学生。歌声越来越近,他们唱着朝这边走来。他们的面庞清晰可见: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卷曲的头发;他们的脸上挂着自信和对未来的执著追求。
  走近了,他们热情地向我挥挥手,坚实的臂膀显得轻盈而有力。
  渐渐地,风轻柔了,太阳走了。月亮在星儿的簇拥下悄然飘上天空,而我仍旧伫立在回廊上,思索着,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幸福 ……
  (联系地址:北京市育才学校小学部 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