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小学生正确“金钱观念”的培养
作者:汪纯美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逐年增加,父母给孩子的钱也在增多。我对我所任教的上洋小学四年级全体同学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的金钱主要来自于过年得到的压岁钱和平时父母给的零用钱(见表1)。学生手中有了钱是如何花费的呢?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见表2)。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过年得到的压岁钱多的有几千元,少的也有百十元。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大部分在1~5元,一年下来,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些钱主要用在吃、玩上,而用于购买学习用品的只占极小的比例。讲究吃穿玩、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正在孩子们身上蔓延滋生。比如吃的花费:现在的孩子,只要想吃,多贵的都舍得买。即使一时自己的钱不够,也会向同伴借或向父母要。他们每天的零花钱,大都用于购买零食或饮料。许多孩子已养成了每天必吃零食的不良饮食习惯。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接壤地区,是所农村小学,小学生的用钱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的消费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消费观念急需教育。
影响小学生不良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呢?
其一,不良的社会环境诱导孩子不良的消费行为。大多数学校都有这样的规定,在校期间不许买零食(有的还规定不许吃零食)。但是,校门外一个个出售各种零食小吃的商贩们的叫卖声勾引着孩子们。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便蜂拥而至赶去购买。在玩的方面,社会上的电子游戏机、桌球、录像、电影、高档玩具等也在不断引诱着学生,学生在玩方面的开销也越来越大。
其二,家庭的影响,父母的宠爱。一方面,现在家庭生活条件好了,让孩子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些父母热衷在孩子的穿着上与他人攀比,有的甚至以此显示自己的富有。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总担心孩子饿着。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早上没胃口,常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总不能让孩子饿肚子吧,于是就给孩子许多零花钱买零食。调查中发现,平时以零食替代早餐的小学生竟占调查人数的13%。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没有开设经济教育课,小学数学课本里只有极少关于理财的内容,许多教育工作者漠视孩子的理财素质教育,这种状况对孩子的健康生长是非常不利的。我认为有必要在小学生中进行适当的经济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理财观、金钱观念、经济意识、勤俭精神,从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新型人才。
从2003年开始,笔者对所带班级学生的金钱观念的培养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操作如下:
1.调查统计分析。我对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他们的现金来源、现金量以及现金的使用情况,发现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2.动员家长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说明学生消费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培养学生正确金钱观的重要性。要求家长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帮助子女建立现金收支明细账目。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为子女建立储蓄账户。
3.班队活动教育。定期召开班队会,以学生的“现金收支明细账目”为具体内容进行经济理财教育,使学生明白哪些钱该花,哪些钱该省。
4.组织经商模拟活动。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买卖时应注意的问题。
5.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跟随父母参加一天的生产劳动,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始终围绕这样两个目标:一是纠正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使学生学会用钱、学会省钱,学会正确安排手中的零用钱,培养正确的消费行为。二是探索培养小学生金钱观的方式方法,组织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计划,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内容。
小学生正确金钱观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一年的教育实践,学生们对金钱有了初步的认识: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有了钱才能进行建设,各种事业、各种活动都需要钱。钱也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读书娱乐……事事离不开钱,时时离不开钱。但君子爱财,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联系地址:浙江省衢州花园乡上洋小学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