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作者:罗桂进




  【案例主题】
  我们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些身心未成熟、能力兴趣各异的学生,每天面临的情境也大不相同,因此,衍生而来的问题常常具有复杂性和突发性。如何应对这些突发、复杂的情况?如何及时化解一触即发的冲突?需要教育者保持开放的心态,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
  【案例描述】
  这两天有好几个老师告诉罗老师,说她班里的男生华和女生婷老在一块儿,中午也不休息,在教室嘀嘀咕咕。这天中午,罗老师专门到教室看看,果然见他俩在教室的角落窃窃私语,看见罗老师后,他们不太自然地和罗老师打招呼。罗老师看他们如此窘迫,便说:“午间还是休息一下好”,就让他们回宿舍午休了。
  罗老师对这两名学生都比较了解。男生华自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才来到南宁,虽然学习基础不太好,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不够强,但他自尊心强,不甘人后,因而思想、学习一直在进步,高三以来他的学习成绩更是直线上升。女生婷则是典型的城市女孩,品学兼优,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平时是个爱说爱笑的女孩,虽然上次月考她的成绩出现退步,但罗老师认为仍属正常情况。这个学期突然发现他俩走得很近,为此,罗老师曾和他们交换了一下看法,他们对罗老师的意见均表示接受,并保证注意自己的言行。谁知才过一个多月,他们不仅没能保持合适的距离,反而来往得更密切。“高考在即还这样,怎么行?”罗老师真有点儿急了。
  晚上,罗老师把华叫出了教室。交谈中,罗老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全班那么多同学,你老找她干嘛?”男生华的反应令罗老师吃惊。他噌地蹦起来,脸红脖子粗地冲罗老师说:“你凭什么断定是我老找她?我才不……”华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但罗老师还是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是呀,自己凭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男生?因为他学习不如她好?因为他是农村孩子?成见、偏见这么容易、也这么不自觉地影响着自己……想到此,罗老师毫不犹豫地向华道了歉,并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关心。结果,罗老师得到了华的谅解,同时也了解了真实情况。
  婷其实是个敏感脆弱、依赖性强的孩子,只是由于她平时嘻嘻哈哈,学习成绩好,老师便忽略了她的这一特质。上次月考成绩出来后,婷一直情绪低落,父母对她很不满意,老是责怪她学习不努力,也听不进她的解释。她曾想求助于老师,可看到罗老师太忙也没好意思开口。内心的烦恼无法排遣,她只好又去找华了,可是无论华怎样劝导,她对自己的学习仍无信心,华也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是这样。自己的粗心和主观不仅委屈了学生,还动摇了自己与学生互信的基础啊!罗老师马上表扬了华,肯定他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然后罗老师又找到婷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帮助她分析自己的现状,教她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调整自身的过程中,还特别告诉她,有问题随时来找老师,老师很高兴能与她交流。过后罗老师又与婷的父母在电话上作了沟通,希望他们对婷少一点责备,多一点鼓励,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事情妥善处理了,可是罗老师仍在思考……
  【案例反思】
  每个教育者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都会在心底对每一个学生形成一定的印象、看法和期待,这种看法往往是主观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定型化了的,如果教师盲目相信自己的这种看法,并将之绝对化,就很容易形成偏见或成见。而这种偏见和成见又常常会成为指导自身态度和行为的主要依据。罗老师对两个学生的行为表现不满意,没有仔细探究其原因,而是想当然地进行推测,这一惯性思维差点儿给这次教育活动打上了死结。可见教育的成败往往在教育者的一念之间。要避免情绪蒙蔽理性,认识偏差导致处置不当,就需要教育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既包括“知生”,还包括“明己”。“知生”是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与“问题”有关的情况,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倾听学生的心声,接纳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以形成无障碍沟通,这是教育者能“对症下药”,获得较佳“疗效”的前提。
  开启学生“心锁”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由于问题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使得许多教育决定是在十分矛盾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明己”显得尤为重要。就是说,教育者必须能够敏锐、及时、准确地察知自己教育决策的错误,并敢于正视它,进而修改自己的认识,校正自己的态度,调整教育的方法。罗老师正是在师生“冲突”发生的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及时地检讨、纠正了自己的认识,并果断地做出了新决定,才避免了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见,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与教育因素,我们也许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我们至少要少犯错误,而且不能让自己迷失在这些错误里。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自身人格特点有清醒的认识,这是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的前提。二是要永远把学生的幸福当作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以此来检讨我们的教育决定,重新界定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情境,摆脱教条,从而把潜在的“危险”转化成“具有教育意义与价值的学习机会”。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