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我真的可以再站起来吗?

作者:王洪斌




  
  一、一篇弥足珍贵的日记
  
  在课堂上,我发现一个女生连续几天打瞌睡,觉得有些反常,于是找她作了一次长谈。之后就收到了这样一篇日记。
  “‘换一个周记本,换一种心情,除去所有消极的情绪,重新踏上理想的征程。’我这样对自己说。可是,我总是摆脱不了消极情绪的困扰。
  晚自习上,我和Mr王谈了一节课,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这是我打破沉默的第一步。在谈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王老师的殷殷期望。我已记不得自己何时封闭了自己,这种封闭是不为众人所察觉的。平时我照样闹、照样跳,近乎疯狂。别人以为这是我乐观的天性,殊不知,只要你轻轻拨开这层‘疯狂’的表皮,你将看到一颗赤裸裸的、冰冷而又麻木的心。在这低温、缺氧的环境中,我苦苦挣扎着,可越挣扎,我就越往下陷,最终将因窒息而死亡。
  同学们眼中的我很勇敢也很坚强,什么都能一笑了之。可谁会知道那只是我脆弱本性的一层保护皮。坚强是因为我麻木,宽容是因为我妥协,如果不是这次与Mr王的长谈,我想,我是不会承认我的脆弱的……
  自上高二以后,我就发现自己老了许多,担心、烦心的事也多了,我的心一下子老了。我真想回到童真时代,再过那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这绝对是一种奢望,美好的回忆只会让残酷的现实更加黯淡,我好想找回从前那个满怀激情、充满斗志的我。我恨透了现在的我,一个堕落、麻木、悲哀的我,我真的可以再站起来吗?我很怀疑。
  我知道我的心生病了,医好它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一个好的医生。我豁然发现,站在我面前的不只是一位老师,他还兼职医生。希望他可以给我‘治疗’。作为‘病人’的我或许还有些迟疑,有点害怕跳出那个‘套子’,但希望医生能多一点耐心,同时也给我一点信心。Thank you!”
  
  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现代青年心理学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有这样一些特点:
  明确地主张自我,敏感地自我防卫,看重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能较客观地看待自己。但是,由于缺乏现实经验,所以依然面临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分裂、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对立这种内部的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带来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使自己陷入自卑和孤独。其结果,许多人避免同他人交流,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天地里,沉默寡言,既无处倾诉,又无力自拔,从而陷入无穷的苦恼中。
  这个时候对女孩子来说有许多要关心的问题,如自身安全、容貌、别人的批评、与父母的争论、生活中的混乱问题、自己在班里说话的份量、母亲的健康、以及以后找到工作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等,若她受到的只是批评而没有帮助,那么,为了确立自己的位置,她往往会采取一些引人注目的行动。这个时候,他们害怕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责难,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老师就成了他们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在倾诉时,他们希望老师是朋友。
  
  三、“为什么不能站起来?”
  
  针对以上文字,我这样写道:
  “既然可以问‘我真的可以再站起来吗?’那为什么不问问‘我为什么不能再站起来呢?’还记得我在课堂上举的一个老汉为自己的两个儿子担忧的故事吗?换一个角度,你将海阔天空。
  好想一拳将你打成白痴,忘却烦恼,只记住快乐。
  祝你真正开心,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
  我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你呢?我为你的点滴进步而高兴。”
  我深信,轻松的语调、幽默的语言和一片真诚能收到奇效,果然,信息反馈回来:
  “谢谢你能有足够的耐心,也谢谢你有想将我‘打成白痴’的想法。对呀!我为什么不能站起来呢?我不应该怀疑的。
  对于你的关心,我很感激,同时也发现我过去认识的你还很不全面。”
  由此我得到启示,情商的确不容忽视。“忧愁本来就与物质无关,而与精神相连。”对于学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予了恰当而足够的关注;是否信心十足、永不放弃。同时,我坚信,他(她)们有足够的自我疗救能力。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 63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