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2期

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作者:翁祖亮




  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做好,学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道德品质,将来就可能难于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态度和品德的定义
  
  态度作为一种内部状态,它使某些类型的行为的出现成为可能;态度这种内部状态或倾向与能力不同,它决定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于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些任务;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改变。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动特征。个人的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指使的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是在社会道德气氛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映。
  态度和品德是难以严格区分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品德实际上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在某种意义上,两者所涉及的是同质的问题。态度和品德同样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组成的。
  
  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形成的社会因素
  
  影响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可以概括为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与教养在儿童态度和品德形成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品德面貌和道德修养,对子女的爱和关心,以及是否具有民主的教养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法等,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父母的教养要求呈现一致性以及家庭充满和谐的气氛,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就不会是因为惧怕,而是产生于理性的尊敬。这样的家庭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以讲道德为荣,以不讲道德为耻,从而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2.社会风气对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识别能力差,对社会信息十分敏感,因而社会风气对他们品德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我国现在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虽然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但由于青少年不善于做出选择,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给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态度形成增加了新的难度。
  3.学校德育对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者的言行示范等都不断地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其中,教师的品格、学识及其言行更是起着直接作用。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热爱学生的情感、诚挚的育人行为往往为学生所观察、评说、模仿。那些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教师,更为学生所尊重,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在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师德是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因素,它是取得教育成效的前提,又是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定向、激励、调节和感化的心理功能。同样地,学校中的良好校风和优秀班集体对于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和矫正不良品德都起着重要作用。共同的目标,严明的纪律,融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奋发向上的气氛,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受到积极感染,也会使个别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有所收敛,并向好的方面转化。良好的校风既是治校的目标,又是育人的途径,它是一种精神气氛,是学校的一种隐形课程,起着潜在性、渗透性、弥漫性和长久性的作用。
  
  三、学校对中学生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并认为每个阶段的出现都与年龄有关。为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态度和品德的培养,不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若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一味向他们灌输大道理,他们虽然可以将这些大道理背得烂熟,但是不能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而付诸行动。在学校态度与品德培养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符合道德的认识规律。
  2.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态度与品德培养不靠强硬灌输、死板说教,而是通过提问、讨论与练习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考虑、体验、选择或更新已有的价值观念,促进行为规范,提高自我认识,改变社会态度。价值观辨析理论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在自身的理论性思维和情绪体验中,在不断地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例如,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讨论和辨析的方法来提高其道德水平。学校的班会课,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让学生来讨论,各抒己见,然后老师引导他们去评价,从而让学生自觉地选择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
  3.建章立制,奖惩分明。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致使其道德发展甚至还停留在他律水平,而不能很好地自律。联结主义认为,人和动物总能自动地做出许多行为,凡是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给予认可、奖励,受到强化,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凡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不给予认可,甚至进行惩罚,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下降,以致消退。在正强化的条件下,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给予奖励,旁观者同样受到鼓励,从而得到替代强化。例如:学生做了见义勇为的好事,学校给予公开表扬,甚至授予“见义勇为”奖学金,这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对犯错误的同学进行惩罚,旁观者也会得到替代惩罚。
  依据强化理论,教师如想有效地形成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班规、校规,适当地通过物质或精神的外在手段(如奖励、惩罚)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讲清道理,而且要检查学生执行道德行为规范的情况,做到赏罚分明,使良好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习惯。
  4.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教师的行为。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言语教诲,一条是身体力行。而言语教育的效果取决于说服者、劝说者的可敬程度和可信程度。因此,为了使品德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本人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热爱学生,认真工作,并能克服自己对某些学生的消极态度的定势,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有威信、可信赖的人,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联系地址:福建省平潭县城关中学3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