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如何帮助“网迷”走出“网络迷谷”
作者:王忠泰
青少年迷恋电脑网络是令学校、教师和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因为,对于“网迷”来说,网络无疑于“电子海洛因”,一旦成瘾,戒除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帮助这些“网迷”克服网络迷恋,走出网络迷谷,当然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见效。但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在其中居主导地位,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主导作用。
首先应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疏导原则,对于“网迷”不能采取粗暴干涉或盲目禁止的做法,要因势利导;二是坚持渐进原则,不要急于求成;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影响和阻碍学生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具体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认知调整法。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分析迷恋网络的危害;帮助他们认清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明确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长好身体、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兴趣转移法。教师要帮助学生重建新的兴趣点。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只一个,如果能够发现学生其他的兴趣点(只要是健康的),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培养,就能取代原兴趣点。中学生的兴趣是极其广泛的,不难发现和培养,如各种体育活动、唱歌、琴棋书画、动手制作与小发明等。
第三,活动转移法。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班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如球类比赛、校园歌手比赛、各类知识竞赛、特长及个性展示活动、课外走访等。以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沉闷、枯燥的校园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主动投身到鲜活的校园文化生活中、火热的集体生活中,把他们重新吸引到校园来。
第四,心理辅导与干预法。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作用。可以通过小话剧的角色表演来帮助学生体会迷恋网络的危害;利用“谈心室”、“聊天室”,使学生敞开心扉,满足学生内心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更多地与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和同学接触与交往,减少对网上虚拟世界的留恋。在对“网迷”干预过程中,可适当选用一些心理干预的方法,如“意识阻断法”,即当上网的意识一出现,就人为自主地打断思维,立刻转到别的事情上。还可采用“橡圈疗法”,即当上网念头出现时,用力拉弹事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感,每天坚持这样做,一周后,这种“上网”念头就会大大减少。注意选择上述两种方法的前提是当事者必须是自觉自愿的,否则,不宜采用。期间还可以辅助一些放松训练,以缓解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第五,回归自然法。定期利用休息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旅游、远足、拉练等活动。在开心愉快的游玩中,自然而然地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真诚与友谊。大自然山川秀美、怡人的景色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陶醉,心理会得到彻底的放松。这种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以上几种方法,方便易行、操作简单,如果能够坚持使用,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整治和净化,还需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免受“电子海洛因”的毒害,适度、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将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联系地址:辽宁省抚顺师专附中 11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