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踩伤心灵的一脚

作者:唐 虞




  李某是高一年级学生,成绩在下游之列,任课老师平时都很少在意他。10 月底,学校月考,当时教室的窗户开得很大,一阵风吹来,李某和另一同学的试卷同时吹落到讲台前面的地上,另一名同学是优等生、班上的前三名,深得老师喜欢。李某的试卷离老师较近,优生的试卷离老师距离较远,而老师不仅对李某的试卷视而不见,还踩着李某的试卷走过去捡起优生的试卷放到优生面前,并“微笑了一下”。李某的试卷躺在讲台前的地面上,上面有老师的脚印和皮鞋上的尘土。李某没有下位去捡试卷,他呆坐在座位上。老师两次提醒他捡试卷他都没有听从。后来老师沉着脸为他捡起了试卷,但他没有再动笔,一张写有他名字、班级,印有老师鞋迹和尘土的空白试卷摆在他的面前直到放学。
  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李某的母亲看到成绩单上有一科成绩空白,向老师询问,老师含糊其辞。回家问孩子,李某缄口不言。此后李某的成绩一落再落,上课说话、吃东西、做小动作,同老师顶嘴,经常迟到、缺课。母亲被叫到学校谈话,要求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好孩子。孩子的在校表现让母亲感到羞辱、伤心,回家找来亲戚共同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遵守学校纪律、不尊重老师?李某哭着说:“老师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全是偏心、势利眼。我就是不好好学习,就是要捣乱。上次考试,优生的卷子掉地上,他笑着帮他捡起来,我的他不捡,像没看见,还在上面踩了一脚……”
  这一脚,不是踩在一张空白的试卷上,而是踩在学生的心灵上;不是在空白的试卷上留下脚印和尘土,而是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疮疤和阴影;尘土可以从试卷上掸去,疮疤很难从心灵上抹平。这是残酷的一脚,是老师不该落地的一脚。这一脚踩伤了学生的心灵和人格,也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教师是什么?《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扬雄《法言》:“师者,人之模范也。”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模范、师表,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引导和伤害都是十分巨大的。老师的善举,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老师的失范,也可以使学生没齿难忘。从社会意义而言,“师德”比“师业”更重要。知识无所谓善恶,而师德则有高低优劣的差别。为师者当重师德,民间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老师来说,学生是弟子、儿女、桃李,在老师眼里不应有优生、差生之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是一种用人格来培养人格、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师德要高尚,师爱要公平,对待学生要力戒偏心,慎用褒贬。以德治国,任重道远,师德任重,如果可能,应如陶行之先生所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踩在试卷上的这一脚,不是李某所在学校老师独特的一脚,而是带有一定的典型性,这种老师行为上的偏差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结出的苦果。应试教育使老师的目光更多地关注试卷和考分,久而久之,师德的取向和释放均为试卷所左右。在这样的客观现实当中,师德的偏差也许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个人品行的高低。目前上海、浙江等地的小学已在逐步取消期中考试,试卷与考分将逐渐从老师和家长的视觉中淡化,师德也有望回到它本来的位置。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有德、有才、有能的一代又一代人。
  (联系地址:江西省崇仁人民广播电台3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