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老师,请慎重

作者:陶惠萍




  假期里,在朋友的再三请求下,我答应给他的外甥补习英语。
  初次见面,我感到他非同寻常。一米八的个头,长长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倔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后面是一对细小而狂野、聪明而自傲的眼睛。根据我1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初步给他下了定论:喜欢戴高帽子,吃软不吃硬的家伙。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对他的了解也一点点在深入,心情却变得越来越沉重。我急切地想发出我的呼声:老师,请慎重!
  这位曾经桀骜不驯、狂妄自大的学生曾在英语课上做其它作业、旁若无人地讲话、跟老师顶嘴、带着一批学生罢课、导致课堂瘫痪。更有甚者,他曾经拖着任课老师的头发到校长办公室评理……我深为这位老师所受的种种屈辱而不平。同时,我也感到疑惑:师生关系怎么会恶化到如此地步呢?经过了解,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它演绎了一个三步曲。
  1.不信任—隔阂的产生
  他小时候的一次误食,导致他如今严重的胃病,给他带来了胃疼的毛病。有一次,因为英语默写不合格,他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被老师在饭前留了下来。看着其他同学陆续离开教室,他忍着胃痛,对老师说明了情况,希望老师能网开一面,让他能及时吃饭,以解除胃疼之苦。谁知,老师却没有因此而原谅他,他认为那是因为老师不相信他所说的话。从此,隔阂、不满在心头滋长。
  2.奚落—矛盾的升级
  没过多久,他又因为相同的原因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被留下来。因为上次的经历,他不满地趴在桌上。老师很生气,对同学说:“你们要想吃饭就赶快背,不要像有些同学平时生龙活虎,留下来就胃疼……听着这番话,他觉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他突然站起身,踢倒课桌,冲出教室。桌子坏了,请来家长,一赔偿,二赔礼道歉。钱是赔了,理却坚决不赔,没办法,只能家长代赔不是。老师怒火未熄,恨恨地说:“你这个儿子我是管不了了,也不想再管了。”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理不睬,使他内心仇恨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考试分数的压力使得老师心浮气躁,老师曾多次失去理智地在教室里批评学生、甚至训斥学生。长期积累下来的不满和仇视使他寻找着发泄的机会,于是他带头和老师顶嘴、吵架,借机带领其他同学愤愤离开教室,去操场打球,以示罢课。
  3.动手—矛盾白热化
  有一天,老师终于对他扰乱课堂的行为忍无可忍了,用练习册打了他。于是,就发生了老师受屈辱的一幕。他以老师体罚学生为由,认为奋起反抗是英雄。
  就像一个人学好不容易,学坏却在眨眼间一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耐心培育、百般呵护,毁掉它却只消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
  当我透过现象、追本溯源后,我深感:我们教育工作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变方法,把情感作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在教学中尊重、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品质的培养;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锻炼意志力;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互动、和谐发展。
  让我们谨言慎行,少些急功近利,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培养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包容学生做起吧!
  (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阴高中实验学校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