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人本 能本 校本
作者:黄正平
一、以人为本: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传统德育不是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人在道德面前是被动服从的,认为德育是对人的驯化,使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这种德育不符合教育的内在要求。
德育要以人为本,是由道德的人本性所决定的。道德是人在现实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主动地选择和创造的。无论是把道德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个体的心理机制,它都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此过程中,人是道德的建构者、设计者,道德是人活动的成果。人创造出道德绝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本身或为自己制定一套清规戒律以接受役使,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为了人更好地生存。人的需要既是人进行道德创造、道德辩护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最终目的。道德不仅能满足人特有的精神需要,同时在客观上还能为个体和社会带来一些功利性的价值。因此,道德是为人服务的。人不仅是道德的创造者,而且是道德的享用者、道德价值的体现者。道德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离开了人,就谈不上什么道德;另一方面,道德的真正存在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内在自觉,它不是靠强制性的力量或者生理化的条件反射就能发挥作用的。因为即便有了道德规范,如果人们不去信仰、服从它,那么这些规范也将形同虚设。总之,人既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同时,人还是道德的载体。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目标追求。以人为本,就是把德育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德育,使德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惟一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二、以能为本: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传统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知识本位的德育。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但缺乏道德的践行能力,知而不信、知而不行,这是传统德育效果低迷的重要原因。德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责任心的、自主的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为此,德育要向学生提供“生活通行证”,这个“通行证”不仅是指生存的基本技能,还包括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实践能力是个体建构自身的重要践行能力,也是个体在生活行动中产生道德价值的重要实践品质。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道德价值的追求与实现,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道德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行动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等。道德实践能力是个体实现道德发展的重要的个人品质,也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个人自主地实践道德价值的根本。
德育要以能为本,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理念,加强能力建设已成为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呼唤。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并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对新时期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建构中,文化的多元化与价值的多元化已成为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人们的生活方式走向多样化,不同的道德价值、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生活理想在社会中多元共生,这就要求个体面对繁杂的社会领域中的多元的价值必须能恰当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并且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现代社会的这一挑战,走出传统的“管束”和“灌输”型的道德教育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实践智慧。
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网络社会中尤其重要。网络社会多元文化的并存产生了多元道德并存的局面,参与者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道德规范,来进行比较、选择或者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多元道德并存有利于培养主体的批判思维,学会主动选择。学会选择是道德践行必须的能力之一。同时,网络为人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也有利于主体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网络交往能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具有不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人对人的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世界,从而使人性中的善性得以张扬和提升。
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真正对学生的道德自主性的尊重,也是把道德自主性的发展落实到道德行动中去的重要方式。通过对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个人才能自主与自律地确立合理的道德准则,并且把自己所选择的道德理想付诸于道德行动。学校德育一方面要通过人类社会保证共同生活的基本价值作为教育和引导的基本参照点,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价值在人类共同生活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追求这些价值;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价值选择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帮助学生修正和升华自己的价值选择,形成真正的意志力。因此,以能为本,注重对个体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三、以校为本: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人本”与“能本”都是以“人”为本位,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校本”则是以学校组织的整体运作,作为德育的出发点。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学校所处的环境、历史和现实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的年龄、个性、兴趣也不一样,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注意针对性和层次性,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校为本,推进校本德育。
传统德育是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学校的德育活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所颁布的计划框定的,学校只是循规蹈矩的执行者,没有自主权。校本德育则强调学校德育的出发点要从原来单纯服从社会需要、上级安排转移到以时代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发展要求相融合的基点上来,它将上级部门的德育要求和学校的发展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学校主体发展的工作要求。它尊重德育工作自身发展规律,更尊重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使学校德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充满活力、更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传统德育从管理体制、内容要求、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单列系统,但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校德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内化为目的,以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机统一为标准,原有的传统德育就显得力不从心。校本德育则注重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整体系统中予以思考,强调了德育和诸育的融合,使德育不再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五育”相融的一个整体,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能真正落到实处。校本德育使德育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在“五育”相融的育人过程中得以实现。
德育要以校为本,是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校本德育课程是校本德育的重要标志。校本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所处环境、历史和现实情况,本校教育特色所开发的学校德育课程。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校的层次、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发挥具有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的作用。校本德育一反传统德育“假、大、空”的流弊,体现了“近、小、实、亲”的原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切口可大可小,材料真实可信,学生乐于参与,这也体现了古人所谓的“能近取譬”的思想。学校蕴藉着丰厚的德育资源,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诗集”。校本德育使德育活动课程化,学科德育制度化。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依托并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学校所处的社区、学生家庭等积极因素。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是对“地方性资源”的重视,可以一反传统德育的划一化、标准化的面目,而使德育呈现出学校的特色,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必须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以时代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检视学校里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与措施、活动与仪式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寓于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以校为本,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总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与以校为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各自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只有将人本、能本与校本德育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使新时期的学校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满蓬勃生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联系地址:江苏省教育学院 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