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中学班主任激励学生的策略

作者:段宝霞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使其行为朝向班级目标,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更足的干劲、更新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标激励
  
  学习目标是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动力,它能振奋学生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全力以赴去学习。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即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显现的价值与潜在的价值,认识到自己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祖国事业和个人前途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其次,班主任要根据教育方针、社会要求、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目标,并把大小目标、远近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目标系统。这样,学生就能了解目标的真正含义,从而提高他们对目标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再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置有挑战性的目标。目标有价值,但若目标太高,远远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追求目标的信心;若目标太低,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其激励作用也不大。只有学生感到目标有意义,通过努力能够实现时,它才能发挥出较大的激励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在班级目标基础上,为自己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刻苦学习能够达到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出积极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及时给予学生表扬、肯定、支持、鼓励、关心、理解、宽慰、批评等,使他们在明确而不断的反馈中向目标前进。当一个具体目标实现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向新的目标奋进,使他们不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自觉自愿地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最终实现班级目标。
  
  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学班主任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是情感激励的重要内容。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生理上趋于成熟,心理上不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他们精神振奋,有利于克服困难和挫折;消极、悲观的情绪可以使他们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缺乏竞争、创新的勇气及信心,也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因而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激励时,班主任首先要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始终保持一颗诚挚的爱心,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身体和生活全面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学生既感到班主任的可亲可敬,又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集体观念。其次,班主任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在融洽的情感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让他们在健康的情感生活中陶冶情操,保持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为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教育情境。再次,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中学生会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工作和社会生活,自觉遵守校纪班规,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而且主体意识愈强,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愈大,对自身的要求也愈高。班主任要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使学生发挥主体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搞好学习和工作。
  
  三、挫折激励
  
  相对来讲,现在的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中学生遭受挫折后,在情绪方面一般表现为:(1)愤怒。它是由于自己的愿望和目的不能达到,一再受阻而积累起来的紧张体验。尤其当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制造的,这时极易引起愤怒的情绪。愤怒的程度由低到高有轻微不满、生气、愠怒、大怒、暴怒等。(2)焦虑。有的同学遇挫折后焦急、忧虑,对事情的发展没有把握而不知所措,希望能立刻找到新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表明,适度的焦虑能提高学习效率,但若焦虑过度,就会使学习效率下降。(3)沮丧。有的同学遭受强烈挫折或多次挫折后感到失望、抑郁、难过、悲伤甚至哀痛等。这样的情绪对人的伤害性很大,中学生很难在短期内摆脱出来,学习效率显著地低于平时水平。
  中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在行为方面表现为:(1)坚持。常见于自信心或个性较强的同学。正确的坚持行为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学生获得有启发的经验教训,变挫折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错误的坚持行为则可能使挫折进一步强化,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2)对抗。常见于思想不太成熟或性格暴烈的同学身上。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有关问题,受挫者就会由不满、怨恨而发展到暴力行为。(3)放弃。常见于外因型挫折的同学,他们在追求目标和理想受阻时,在困难面前便打退堂鼓。
  在中学生遭受挫折后,班主任要及时帮助他们战胜挫折。首先,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提高其对挫折的承受力。班主任要帮助受挫者分析原因与后果,这样既可避免下次重蹈覆辙,又可降低情绪方面的反应。如果挫折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个人无能为力,当事人的挫折心理就可大大减轻;如果使受挫者认识到挫折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其挫折感会减轻,紧张情绪也会放松许多。其次,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挫折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引导他们进行合理宣泄,如向自己的亲人、信任的同学倾诉,写日记,向树木、墙壁诉说,在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等等。以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可以降低学生的挫折感,避免过激行为。
  
  四、归因激励
  
  根据归因理论,中学生一般把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于四种因素: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前两种是内部因素,后两种是外部因素。中学生若将成败归于外因,成功后一般不会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失败后不仅不会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而且会认为难度太大,机会太少而放弃努力。中学生若把成败的原因归之于努力程度,成功后他们会更加努力,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失败后他们会发奋图强,付出更多的努力,力求改变现状,争取成功。因此,班主任要做到:(1)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做自我努力的归因,使学生相信,学习成功是努力的结果,失败是努力不够的缘故,只要再努力一下,自己是可以获得成功的。(2)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3)当学生通过努力有了较好的学业成绩时,班主任应及时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努力的成效,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五、榜样激励
  
  榜样激励是指班主任有意识地利用榜样的优秀思想和良好行为来教育或影响学生,使学生通过感染来自觉地接受模范人物的熏陶,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中学生总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以确立自己的价值,这种内驱力使得他们自觉地向已获得广泛认可的榜样人物靠近。班主任一方面要以革命家、科学家、爱国人士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为学生树立楷模;另一方面要善于在班级中发现好的典型,树立榜样。由于这些榜样来自学生,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在感情上容易认同并产生共鸣。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联系地址: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 河南新乡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