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班丑”不可外扬
作者:刁云侠
1.急躁心理。这类易发牢骚的教师,大都是一些很爱面子、上进心很强的老师。他们接班后,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因而产生怨气。
2.推卸责任心理。上述种种表白实际上是想让大家知道,班里出现的缺点或不足,在我接班前就已经存在了,根本不是我造成的,责任在前任教师。
3.彰显能力心理。一些教师如此抱怨,其内心的想法是:这个班基础如此之差,转化好了,是我的成绩;倘若转化不好,也不是我的能力不大。
“班丑”不可外扬。否则,必然在教育教学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宣传班级缺点,实际上是对前任班主任工作的否定,夸大其辞更是一种诋毁。新班交接需要全面了解情况,更需前任班主任的支持和帮助,“班丑”外扬无疑是给人泼冷水,让人失去帮助自己的热情。
2.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眼睛盯着学生的缺点,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评判学生,说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好,极易使师生间造成一种距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3.不利于形成集体荣誉感。“班丑”外扬给全校师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班集体。一个集体,一旦“名声”受损,就会严重损伤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自尊,使他们觉得在别人面前矮三分,抬不起头来。
4.不利于教师的形象。若一个教师对新接班级里存在的不足“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叨唠,那么,这个教师的品德与能力则可能会受到质疑,其在同行心目中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
5.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原本希望在新老师不了解自己底细时来个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却因为揭“短”破灭了他的希望,使他丧失了进取的信心。
那么,班主任在接新班时,应怎样对待“班丑”呢?
1.正确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级也是如此。由于教师与教师的素质不同,教育教学的方法不同,管理学生的方式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也不同,接新班后,师生间的不适应是正常的,不默契更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既要正视不足,又要肯定长处。
2.正面宣传。教师接收一个新班后,要尽可能寻找班里的闪光点,并积极宣传“班级美”。劲可鼓,不可泄。
3.学会“遮丑”。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关系、新环境,建立一个新的班级形象。对班里某些学生的缺点,教师可佯装不知,淡化它,给学生一个改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新的班级建设,有利于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联系地址:山东省胶州市方井小学 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