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为了谁” 

作者:张敬国




  登上三尺讲台,转眼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从最初的激情满怀到如今的心灰意冷,这不能不说是自己的悲哀。我常常自省:是自己不思进取?是不能胜任教育工作?抑或是其它的什么原因?自己一时似乎也说不清。但有一点从开始从教至今一直困惑着我:我如今的教育工作究竟为了谁,目的是什么?
  说句心里话,当初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是身不由己,但从事工作不到一个月我就难舍了。面对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渴望与无邪,我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无情地选择离开。作为语文老师,我为能常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价值、梦想而自豪、而激情飞扬。有时,一堂语文课下来,书本上的字词句章没有讲解分析多少,而人生、生活道理的思辩却交流了很多。我发现同学们触及这些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闪现着思索的光芒。人类的文明、理性等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在课堂上让我们常常陶醉其中,心情的海洋久久难以平静,我乐在其中。
  更多的时候,当从《读者》、《青年文摘》、《美文》等各种优秀杂志上发现精美且蕴含哲理的时文、深情而催人泪下的美文时,我便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文学殿堂,用心去聆听、感悟,我们常常激动、情不自禁。如今想来,多少同学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相信,他们善良而纯真的心里正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他们正用美丽而纯洁的心灵去守护一个纯美的经典。我乐而忘忧。
  一切的改变只缘于考核——每学期期中及期末的所谓的实绩考核,它残忍地将所有的闪现理性思辩的课堂抹杀。因为如果你不背诵默写词句篇,你的考试就可能低别人几分,那时,一切都是无奈和残酷的。年青的我不知道人文情怀、文学修养能否被一张简单机械的试卷定格,但当通红的如同鲜血的分数摆在你的面前时,所有的歌德、莎士比亚、孔子及余秋雨都黯然失色,你与其他平行班的差距已如鸿沟,当然那极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成语中某个字的写法没讲,或没有让学生把一段话反复抄写几遍所致。于是,你有再多的优秀课堂教学沉浸在学生心底的美丽时光都将被遗忘,所有的人,包括校领导和家长们都会用审视的目光问你:你怎么教学生的,你还能教吗?让学生喜欢的课怎么如此?成绩在哪里?
  我想所有的当事人此时此刻唯一渴望的肯定是重新组织考试。我会变成一位老夫子,逼着学生抄写生词、背默句子含义及中心思想,并大量做练习题,一遍、两遍、三遍,就盯着课本。我坚信再次考试,肯定进步。于是受表扬了,领导表扬,家长点头,就应该这样教,成绩才会好,我们的孩子将来中考、高考才会出好成绩。可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体现在哪里……
  教育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了谁而教书学习?是仅仅为了那可怜的分数吗?为了那一张白纸上的黑色数字统计吗?还是……
  当有一天,我发觉我也会整天催着、逼着、压着学生抄两三遍生字词,反复宣讲知识,机械训练习题时,我有点傻了,教育进入21世纪了,怎么还会如此教学,我能见怪不怪吗?我还能麻木不仁吗?我的理想,我当初的消除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差别的梦想去哪了?
  手握笔写这段文字时,我满心无奈却又无助, 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如今我班的实绩似乎挺好,每人看我似乎也感觉不错,但不知我的学生们对我感觉如何,毕竟他们才是我服务的对象呀!
  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孩子而改变一点自己什么,……
  (联系地址: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初中2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