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从“说教”走向“对话”

作者:蔡成德




  引言:办公室里的叹息
  
  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已是不争的事实。平时在办公室,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我都不知跟他说过多少次了,可还是……”也时时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的办公桌旁,立着一个或几个低着头的学生,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说着,学生要么一声不吭,要么一个劲地点头,当然也有人会发出几声抽泣、掉下几滴眼泪,可是当他或者他们一走出办公室门,马上就恢复了“英雄本色”。看到这一幕,做老师的只能是一声长叹。
  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在学生面前如此苍白无力?为什么书本上经常读到的一次谈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就从来没见过呢?难道是语言的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变得轻微了,还是书本欺骗了我们?
  
  一、对话:时代的关键词
  
  如果我们冷静地来观察一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就不难发现,当今时代正是一个语言作用日益突出的时代。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极其平凡的字眼,原指人与人之间的谈话,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研究,对话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已成为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我们自身的观念,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语言的教育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是在说教而不是对话。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社会协商或对话在特定情景中获得的。”对话虽然也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但它与权威式的“告诉”、“灌输”以及“命令”等说教是不同的,它强调的是“互动”,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世界的融合。”哲学家马丁· 布伯说得更简洁,他认为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的话语”。对话双方是“我——你”关系,双方都具有民主平等意识。通过对话,双方都臻于一种经由相互交融而达成的新的精神境界:你走向我,我走向你,从对话的终端走出来的你和我,视野被扩大了,精神被拓宽了,你成了新的你,我成了新的我。
  
  二、说教:恶性循环的困境
  
  用上述理念来反思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太习惯于单边行动,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多是追问式的查询和命令式的训诫,很少给学生开口的机会,对于学生的申辩与反驳,往往视为狡辩和顶撞,是要严肃处理的。对话的通道就这样被阻塞了,对话的关系就这样被异化了,“我—你”变成了“我—它”:教师沦为执行指令的工具,学生沦为承受指令的器皿。师生成为制度条文的奴隶,管理制度成为教育过程的统治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只有教师的说教,没有师生的对话,没有情感的交融,没有心灵的沟通,于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自然也就没有了“如坐春风”、“如沐雨露”、“如饮甘霖”的享受,而是一种丧失自尊、倍受屈辱的折磨。在“师道尊严”已作为历史文物放到了古董架上、体罚与变相体罚已被法律明文禁止的今天,这样的说教又怎能让学生将教师所说的话真正放在心上?一种自己被视为屈辱的谈话经历又怎能让他相信谈话内容对自己至关重要,并从此改过自新?说教的双刃剑不仅刺伤了学生,更深深刺痛了教师自己—为自己的投入没有回报而失落,为自己面对学生时无能为力而恼羞,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证明自己的能力,走上了一条变本加厉地羞辱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不归路。
  
  三、蜕变:从“说教”走向“对话”
  
  要想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的困境,改变现状,解铃还需系铃人。因为主动权其实依旧掌握在教师手里,那就是蹲下去、放下教师所谓的“尊严”,从“说教”走向“对话”。
  “对话”式教育是民主的、平等的教育,是沟通的、合作的教育,是互动的、交往的教育,是创造的、生成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使互动的对话在师生间真正得以实现,完成从“说教”到“对话”的蜕变,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完成角色转变
  对话意味着“人格的平等,心灵的自由”,强调的是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崇尚的是交谈时的互动沟通。这就要求当事人在对话时处于平等地位,都作为主体而存在,没有权威,只有各自不同的声音。因此,要求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社会代表者”转变为新课程所定义的“平等中的首席”。在具体工作中不应以“圣贤”的身份、“权威”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出现,而应以“顾问”的身份出现,“蹲下去”,同学生确立“我——你”的平等师生关系,共同创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
  为此,教师应从行为上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在交谈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自尊、个性和隐私,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只有宽容学生的无知、接纳学生的缺点,才能实现彼此间的接纳;只有蹲下身去悉心倾听,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这些都是对话得以实现的前提。
  教师必须在灵魂深处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发现学生: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是不成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人,成长需要等待,成长需要守望,成长中的无知值得宽容,成长中的缺点必须接纳;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的独特性值得我们去珍视,他们的个性理当获得尊重;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人,教师只能在对话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还要认识到学生是未成年人,要努力使自己“蹲下去”,做到“把孩子看作孩子”,“从孩子的眼中看世界”。
  2.创设对话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语言、文化、知识产生与实现的场所和基础。同样的言语内容在不同的情境里产生的效果相去甚远,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情境对于对话的重要。
  创设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成长经历、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都要有足够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勤于家访,去阅读万家灯火中每一盏灯下的那个独特的故事;要细心观察,去解读众多面孔中每一个面孔里蕴藏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要善于分析,从纷繁复杂的表象里梳理出每一个事件所暗含的真正动因。
  此外,创设情境还要注意对话的时间、空间的安排。时间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如在吃饭时间或学生已有约定的时间进行都是不恰当的。最好由双方事先约定好时间。空间上,则要把握“安全”原则,这里是指心理上的安全,尤其是个别交谈,要保证不会被偷听或窥视,这样学生才会无所顾忌,才能畅所欲言。
  3.改变语言习惯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师生语言交流中扮演的是定向者、定规者、定论者的角色,所以在语言习惯上往往表现为指令性、告诉式,诊断性、判断式,说理性、独白式。很显然,这与对话所要求的平等互动是不相符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自身的语言习惯进行反省并努力找出自己教育语言的不足,努力使自己的教育语言具有自由平等性、启发引领性、真诚真情性和激励鼓动性。
  
  结束语:心灵深处的声音
  
  对话,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理念、作为一种人们追求的开放的生活状态和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策略,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真正的对话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只要我们认同宇宙中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是值得我们去关爱、值得我们去敬畏的,对话就可以无处不在,就随时可能。
  (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学 2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