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走出“木桶效应”的误区

作者:孙鸿斌




  近年来,有一种“木桶理论”比较流行。这种理论认为: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该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因而,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关键在于如何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短板加长补齐了,才能提高木桶的盛水量。“木桶理论”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相当多的事物中,存在着与“木桶理论”相类似的情况。“木桶理论”强调克服缺点、弥补薄弱环节、发挥整体效应,在学校管理中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这种“木桶理论”宣传过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它使不少教育工作者形成了“补短教育”的观念,使教育教学工作走入了“补短拉齐”的误区。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门功课不感兴趣成绩较差,而对另一门功课特别有兴趣时,有些老师便以为是“偏科”而加以指责,总是督促学生去学成绩差的那门课,要求学生“迎头赶上”,力争达到“全面发展”。如若学生还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时,就限制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强迫学生去补成绩差的那门课。这种做法,显然是压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造成这种“补短拉齐”误区的原因,正是“木桶理论”的负面影响。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长有短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此方面是短处,在彼方面则可能是长处。“木桶理论”要求所有事物的发展“补短拉齐”是很不现实的,也是有悖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笔者不赞成用“木桶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笔者认为“补短拉齐”不如“扬长冒尖”。事物的发展是呈“山”字形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呈“山”字形的,学校的各项工作自然也是呈“山”字形的,还是“山字理论”比较符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山字理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千差万别、千殊万异的,也是不平衡、不同步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每个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后天所受的环境影响不同,因而形成的个性、才能和特长总是有差异的;就一个学生身心发展来说,也是不完全同步、不平衡的。其实,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是呈“山”字形的,即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才能突出、冒尖成峰,而其它方面则可能较低一些,这也就是统计学上的所谓“正态分布”。学生形形色色,各种类型都有。有的长于写作,有的长于说唱,有的长于绘画,有的长于社交;有的在运动场上是“小泰森”,但写起作文来可能头昏脑胀;有的是科技小制作的“小鲁班”,但上台演讲时可能笨嘴拙舌;有的是能歌善舞的“小才旦卓玛”,但在计算数学难题时可能紧锁愁眉……
  用“山字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应遵循人才成长的“不比原则”。“不比原则”是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奋斗方向和明确目标,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人比人活不成,骡子比马驮不成”。据说达尔文读书时成绩很糟,被他父亲指责为“给家族丢脸”。然而达尔文却擅长于打枪、玩狗、捕鼠、捉虫子。后来,他正是得益于这些方面的擅长,成为一位博物学家。拿破仑在巴黎军校毕业时名列班上第42位,他自己也承认法文不行,但这并不影响他军事才能的发展。拿破仑的组织才能和胆略,使他成为显赫一世的军事家。孔子也承认自己在种庄稼方面不如老农,但他在教育方面却很有一套。诸葛亮不会骑马上阵杀敌,但他的计谋却能大破83万曹兵。
  古人云:“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异军突起,所向无敌”。在成才之路上,我们何必要与他人去论短长、比高下呢?莘莘学子,不论是“小盘古”、“小武松”、“小孙文”,还是“小鲁班”、“小瓦特”、“小牛顿”,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其用”。不要与别人争长论短,不要见异思迁,更不要盲目攀比。张飞岂能与貂蝉比美,关云长何必要与诸葛亮来比智谋高下呢?
  (联系地址: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部7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