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谈教师的职业嗅觉
作者:王奉军
职业嗅觉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较好体现。它决非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而是上帝赐给勤劳奉献者的特别礼物。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你所钟爱的事业中并有所成就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
教师的职业嗅觉是洞察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是准确把握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学习状态,并及时对他们做出指导的能力;是能够感觉一个学生在你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的能力。当你经过努力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获取了这种能力的时候,你就能够从容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当你的学生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你会及时发现,帮他排忧解难度过难关;当你的班里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你会明察秋毫,消灭它于萌芽之中;当你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你不是彷徨郁闷而是精心思索,拨雾求真。不以小得而欣喜,不因小失而悲悔。热情似火,心静如水。这是我们教师应追求和努力达到的境界。每一个立志于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嗅觉能力,锻造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因为这种能力不是等来的,也不与工作时间长短成正比,而积极工作、努力追求是达到这种境界,获取这种能力的有效捷径。
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职业嗅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观察实际上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当你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的时候,你要同时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他们的其他动向。因为这些会告诉你讲课的效果,以便于你适时调整讲课的节奏和方法。当你在班上开展各种活动时,只要你观察学生们的行为表现,你就能看到哪些学生积极参与,哪些学生不够认真,哪些学生有困难,这样你就能较好地控制活动的进程。当你走在校园里或课余时间来到教室,你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留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把握他们的心态。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无心的动作可能就是他真情的流露。老师若能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细节,就很可能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一个了解学生、善于和他们沟通的老师才是真正热爱事业的人,才是能在教育事业上干出成绩的人。一个只注重钻研教材而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粗心大意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老师。
对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判断是第二个重要步骤,是洞察力的升华。教师应充分利用所观测到的信息,认真分析,研究思考,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便于下一步采取必要的措施。这种分析判断有时需要教师在瞬间完成,因为许多情况不容许你慢慢地认真思考。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会使你丧失良机。譬如在课堂上,你一边要集中精力讲课,一边要留意学生的听课状况。你必须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目光如电。你要捕捉到学生瞬间的表情并须在火石电光之间做出判断,拿定主意,采取行动。年轻的老师在讲课时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会顾此失彼,甚至狼狈不堪。要培养这种从容不迫的风度首先要从备课入手。只有当你的备课充分了,讲课内容烂熟于心,你才不会因为掌控课堂的各种情况而干扰了你的讲课思路。
课堂之外的许多问题有时却需要你精心思考,反复斟酌。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状况,同学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不和谐等等都是需要你去思考判断。要想判断准确,不至于造成“冤假错案”,教师就必须有充足的背景参考资料,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只凭感觉就对事情做出准确判断。所谓背景参考资料就是教师所掌握的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优缺点等等。要得到这些材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而这种工作正是培养教师职业嗅觉的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你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情况下,你才会对学生的情况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
在分析判断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有些性格率真的老师耳朵根子软,对于学生的话不加分析就轻易相信,“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些性格急躁容易冲动的老师,当发现学生的某些不正常行为时,不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做认真的调查,不是去仔细地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是凭一时的感性判断对事情做出评判。这种不理智判断的后果往往不是造成“冤假错案”,就是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耐心是抑制头脑冲动的良药,冷静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温和可亲应当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具备的品质。
总之,要想使教师的职业嗅觉达到一定的境界,除了经验的积累,工作的磨练外,不断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做后盾,在工作中事事遵循教育规律,你才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嗅觉也会越来越灵敏,你才有可能达到职业嗅觉的最高境界:即仅凭感觉就能对事情做出基本的判断。这种来自第六感的判断决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意义的,它是教师职业修养的最高体现之一,会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使教师少走弯路。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二中2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