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批与不批

作者:黄木生




  作为具有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我,查阅了许多与“批评”有关的文章,结果发现,对批评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明显比时机选择的研究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因而笔者拟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谈谈作为教师、家长应该如何选择批评的时机,以更好地提高批评的促进功效。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的研究表明,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认为批评在“段”的时机选择上应有“三不”。
  1.周一不批。人们总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坏的开端等于失败了一半”呢?如果从“首因效应”的心理特点来看,完全可以这么说。因为周一的批评可能会带给学生一周的不良情绪,而情绪情感的瓦解功能自然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思想,于整周的学习十分不利。但事实是,周一“值得”批评的事又太多:如上周的值日没做好,要批;周末的作业没完成,该批;升旗仪式没穿统一的校服,得批……诸如此类的事,周一是最多的,所以周一挨批的学生也就特别多,作为教师,我也深感其难!因而我在呼吁不批的同时,也想作个“要批”的假设:
  如果必须批,我认为宜“先抑后扬”,“扬”的力度应该比“抑”更大,这就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从教师的鼓励与赞扬中得到改正错误的力量与勇气。这又契合了被心理学家阿伦森称作的“增减心理效应”(朝三暮四心理)。至于语言的选择、语气的把握,这不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2.早晨不批。有句大家熟知的谚语:“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早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不管是情绪还是思维,人的精神都处于最佳状态。如果在这花一般的时光里给学生来一顿劈头盖脸的“狠批”,绝不亚于秋风的残酷,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就可能像吃进一只苍蝇,恶心的感觉会持续好久,甚至是一整天。事实证明早晨批评是非常不宜的!
  而有可能早晨挨批的却总是那几个不做作业的“懒虫”,这些人不批怎么行?我建议采用“课后说明理由,责令迅速补过”的方式。如果你觉得这种方式对他(她)不起作用,那就针对她(他)一个人来个彻底的教育,也可请家长来共商“严防死守”事宜,切不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因他(她)一两个人使整个教室充满“火药味”。这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你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影响了他们的情绪,侵犯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当然,面对这种“屡教不改”的学生更重要的还是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
  3.课始不批。一般说来,课始鲜有批评的现象,因为每个教师都清楚,此时的批评就意味着上不成课,至少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师的教学情绪。当然“不得不批”的现象却总屡见不鲜,怎么办?我举一例,应该对同行们有所启发。某日,第三节上课铃声一响,我正准备进教室上课。当走到教室门口时,看见两个平时很顽皮的学生正在门口打仗。为了不耽误上课,我劝他俩先进教室。一个学生很快进去了,而另一个学生因为吃了亏,不愿进教室。当时,我很生气,心想:我这么客气地劝你,你还不听,看我怎么“收拾”你——发一顿火吓唬吓唬你。可又转念一想:这样一来,这堂课的时间不就白白浪费了吗?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会引起同学们的情绪波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这位同学的自尊心也会有所伤害。其他同学都在察言观色,观察我的态度。这时我亲切地对他说:“你看老师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平时不是很乐于助人吗?你能帮我把小黑板拿进教室吗?”这位学生立即接过黑板,走进教室。我马上对他说:“刚才两位同学吵了架,但是有的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还帮老师拿黑板进来。我相信他一定能上好这节课,有什么问题课后解决。”出人意料,这节课的效果特别好,特别是那名同学听课比以前还要认真。下课后,他还主动来找我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承担了责任。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矛盾,以保证课堂教学精彩依然。
  卢钦斯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们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会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同理,最近获得的信息也会对孩子们的情绪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近因效应”。虽然它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但只要新信息足够引起他们的注意,那么近因效应就一定会产生。基于人的自尊感与荣誉感的原因,批评绝对是能引起注意的强信息,所以批评在“点”的选择上还应履行“三不”。
  1.关键时不批。成人在应对某种挑战时总希望能得到同学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本身就弱,他们会比我们更渴望教师、家长的力量支撑。但孩子又具有另一个天性,就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力都较弱,所以他们即使在关键时刻也会犯错误:马上要参加体育比赛的孩子因为横穿跑道使集体荣誉受到损害,作为班主任或带队老师,你是严厉地训他一顿再让他去比赛,还是什么也不说就挥手让他比赛?如果选择前者,势必影响比赛成绩,为了转嫁同学的指责,他必然恨你,这种结果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如果选择后者,反而会让他更加忐忑不安。我想我会告诉他,老师理解他急切的心情,但毕竟侵害了集体荣誉,必须罚!不过如果比赛成绩好,可以将功补过,老师相信你能做到!比赛的结果可能也会令他垂头丧气,我还会告诉他,你尽力了就是最好的成绩,集体荣誉需要每个人尽力去维护与争取,你做到就行。
  2.冲动时不批。以暴制暴会使人心更加残暴,以德报怨却能营造纯真的人性世界。和学生对着干的老师或家长都是愚蠢的。我不禁想到大学的团委书记常挂在嘴边的三个字:“冷处理”。在双方都冲动的时候,难免“暴风骤雨”,对双方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最好先让自己和孩子都平静下来,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同事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有一次,他的妻子和女儿发生了冲突,他作为中间人当了一回十足的“灭火器”,使冲突平息。两天后,他为女儿朗读《荔枝》,当读到母亲把沙果端走的部分时,女儿忍不住问道:“老爸,难道‘我’的母亲把沙果端走就是为了让儿子不丢脸吗?”他说:“女儿的回答已经是百分之一百零一的正确了,还叫老爸说什么?”女儿又问:“她就没有为自己着想?”他说:“是的,没有。母亲从来不为自己着想的!”后来女儿给母亲写了封信:“妈妈,爸爸的那句话让我明白,妈妈是从不为自己想的。妈妈,我错了,请您原谅我。好吗?”教育要寻找到适当的锲入点才能更有效,它当然需要教育者的沉着与智慧。
  3.吃饭时不批。“人是铁,饭是钢”。吃饭是生命赖以延续的手段和方式,是人的基本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所以吃饭时决不要横加指责——被骂的时候谁也吃不下饭。吃饭时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自尊是人格独立的体现,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前提与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是的,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得到温暖的依靠,心理安全得到保障时,我们的批评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在空间上,我们的批评还要遵循“两不”原则。
  1.当着众人不批。有人说:“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其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孩子的尊严与荣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天生的两个高层次需要,它们支配个体的主体性动机。需要得到满足,个体成就动机就愈强,对学习也就更为积极,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反对当众批评学生。
  当众批评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监督并指责犯错误的人,发挥了公众舆论的作用。但是这也正是它的缺点所在,它让受批评者无地自容,自尊心大受伤害,容易产生两种消极后果:一是被批评者自暴自弃;二是容易形成社会刻板效应,对被批评者的成长极为不利。
  2.当着家长不批。请家长是众多班主任的惯用手法,请家长的目的往往又仅停留在把学生批一顿,或者连家长一起批的低级层面上。结果是,孩子回家后有可能再挨一顿“泥鳅面”,家长的面子也挂不住——骂孩子就等于骂家长。于是,孩子怕请家长,就三番五次地蒙老师;家长怕老师,就三番五次地推托。这叫家校联系吗?这是“三位一体”吗?人要脸,树要皮,给家长面子,给孩子面子,多表扬几句孩子,且不说正面的促进作用有多大,单就孩子对你的感激就形成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
  把握心理特点,做学生的知心人,做教育的有心人,恰当选择批评的时机与方法,使之更人性,更唯美。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小学51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