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崇尚课改新理念 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作者:吴家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教师教育思想的领先,我们带领教师不断学习,相互交流,自我反思,努力实践,创造一种崇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的校园风气和校园文化,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开展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学习与研究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有计划地组织干部、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及《走进新课程》丛书。通过自学、研读,相互交流等方式,使教师逐步认识到,课程改革绝不是换个教材的问题,它要求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
  第一,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第二,关注每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就是尊重、关心和爱护。
  第三,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些新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后,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经过反复推敲最后修订为:“发现孩子天赋,激活人生情趣,促其和谐发展。”看似简单的18个字,却高度概括了我们对新的学生观、教育观、价值观的理解,明确地表达了我们学校办学的价值标准、价值法则和价值取向。这里既承认学生是具有潜能的人,又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既要把他们看成是独特的人,又要把他们当成是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敢于创新,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我校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人文环境、自主合作的课堂环境和益智扬长的课外环境。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二、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开发教学资源,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学、熟悉教学、掌握教学,而且要做到对教学中发生的一切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能凭直觉预感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是说要有教学的感觉。概括地说,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也就是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学校要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最紧迫、最可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多种措施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措施一: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即“交流——合作——反思”。
  这种管理机制是建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发展中的人。同样,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也要把教师看成是发展中的人,是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主体。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干部和教师是平等的,谁都不是权威,人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谈自己体会的权利。为了便于交流,学校建立了各种渠道,使交流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例如:语文教师在讲到《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要涉及到自然学科、科技学科的知识,他要主动找到另外两位教师,让他们给自己提供一些资料,协助自己完成学科以外的常识性的内容。“管理就是服务”,所以,学校领导就要善于协调各种关系,促使教师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团结互助,提高合作水平。
  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还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并把教师的自我反思看成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撰写案例、教育教学后记、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等,使教育教学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实践,成为不断自我认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会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措施二:在教学的研究活动中,促使教师学习、实践、思考、体验。在教学的同时做一个研究者。
  新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学校确定了“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总课题。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实际,从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子课题,做到了人人有研究小专题,人人参与学习、亲历、反思的研究活动。
  在教师的研究活动中,撰写案例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反思,可以深刻地认识和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构建自己的教学认识。教师就是在这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研究者的。几年来,教师们坚持每节课后写反思,每月写一份案例,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到目前为止,教师有40多篇案例获市、区级奖励,有30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励。这说明教师的研究意识在增强,研究能力在提高。
  措施三: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让教师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课改带来的挑战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享受是一种个体感觉,以不同的心态做着同样的工作,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教师在参与课改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感,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就会抚平浮躁的心灵,抛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就会寻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学生同欢乐,与学生共发展。
  学校很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倡教师学会积极地适应:适应新课程,适应学生的需求,适应社会的需求;学会理解:理解学生,理解家长,理解其他教师,理解领导。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彼此宽容。
  教师要正视学生差异,享受个体之美;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读出每位学生的优点,分享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快乐。
  干部要从尊重教师做起。尊重教师的人格,理解教师的情感,关心教师的疾苦,引导教师的进步。干部要正视教师的差异。教师的性格不同,工作水平不同,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也不同。作为领导,要努力去读懂每一位教师,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让他们在和谐的、自然的状态下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给学校带来了活力。使我校干部、教师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部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目前,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师生的生活情趣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整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第五小学10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