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建设校本德育文化让德育润物无声

作者:曾可平




  所谓建设校本德育文化,是指在实施素质教育、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既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又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状态,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着力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创设一种全息的德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情感。下面结合我校校本德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谈谈看法。
  
  一、建设精神文化,激发主体的内驱力
  
  精神文化在校本德育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我们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增强校徽的审美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对学校的校徽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数字“15”构成的航船形象更加突出,“知识经济时代,15中的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的寓意更加鲜明。整个设计简洁、明快,更具有审美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2.深入挖掘校训的深刻含义。
  我们认为原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缺少个性化的内涵,淡化了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属性,其文化启迪作用也随之泛化,不能充分发挥校训对师生的警醒作用。因此我们将校训改为“惜时、笃学、修诚、尽责”,既保持原校训所赋予时代感的特色,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观念,又明确提出作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以展示我校50余年办学历史的文化底蕴,反映15中师生精神世界的高品位。每年新生入校时,我们都要进行校训讲解的专题教育。实践证明,15中的校训与国家后来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要求是一致的,体现了学校文化自觉意识的前瞻性。
  3.实施“两个发展”,优化办学理念。
  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长、特级教师何贤景同志提出了“两个发展”的办学思想。相应地,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德识才学全面发展。学校的口号是:给每一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给每一名教师创造成功的空间。“成功”不仅指学生学科学习、考试的成功和升学的成功,还应涵盖学生生活世界的所有领域。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其智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智力潜能不断被激活、释放,学生能充分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感受到自己才智的力量。我们提出给教师以发展的空间,充分肯定每一名教师在事业中设计自我、提升自我的追求,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情境,尽可能为教师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学术环境,把教育关怀落实到教师个体身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坚持“两个发展”的办学理念,从本质上讲,就是坚持以学生、教师为本,从学生、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的活力竞相迸放,让每一名学生、教师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从而实现我们生命价值的飞跃,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行为文化,提高主体的行为修养
  
  精神文化是校本德育文化的内核,对校本德育文化建设起着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行为文化的建设对校本德育文化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设制度文化。
  我们先后颁布了《班主任工作条例》、《先进班级评比标准》、《北京十五中文明礼仪规范》、《北京十五中校规》等,既健全了德育工作制度,又实现了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根本,班集体建设是基础,学生干部培养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基本制度的建设。在《班主任工作条例》中,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日、周、月工作常规,开学、期中、期末工作常规。在《班主任理念十条》中,要求班主任建立这样的理念: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没有“差生”,只有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帮助;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要教育学生少犯和不犯相同的错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撬动地球”的支点,我们的任务是帮他们寻找这个支点;假如人生是海,学生的素质、能力是船,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为他们锻造一条能乘风破浪的大船;给学生以自信,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金钥匙;每个学生的自尊,都是金子般的可贵,同时也是玻璃般的脆弱,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若干个好班集体的集合,就是15中的形象;向学生学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要求不到位的老师,没有做不到的学生。这些不只是一种制度,更彰显着一种文化理念。
  2.建设心理文化。
  心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校就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通过专家报告、发放资料、成立学生心理信息互动小组、开展“阳光心语”活动、设立“阳光心语”小信箱和咨询电话、实行网络咨询等,着力建设学校的心理文化。今年3月底,我们又举行了“心理文化周”活动,通过请专家讲座、发放心理咨询卡、现场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观看心理电影、进行心理征文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播心理文化,收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3.建设网络文化。
  学生网站的名称是“COOLIM俱乐部”,学校德育网站的名称是“我们的家园”,既有生活情调,又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学校德育网站的栏目名称冠以“校园聚焦”“自主天地”“我心飞翔”“网络ABC”“群星璀璨”等,为网站增添了一种文化色彩。
  为了普及学校的网络文化,我们以网络为阵地开展了系列活动:
  (1)通过网上论坛,开展人生观、信念、理想教育。
  (2)利用网络心理室,开展网上心理咨询。
  (3)利用自建网页,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4)通过设立不同的网络板块,如“资料库”“校园快讯”“主页展示”“网上校刊”“论坛BBC”等,丰富德育内容。
  (5)利用网络实施教育管理,同学们随时可以上网通过“管理程序”进行查询。
  (6)利用网络开展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网络俱乐部的同学协助学校数学教研组成功举行了“北京市数学知识应用获奖论文的宣讲会”等。
  4.建设组织文化。
  我们先后颁布了《学生干部工作章程》、《学生代表大会章程》,对学生会进行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会增设了自管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校从90年代末开始尝试网络德育的研究,学生会增设了网络部。网络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借鉴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下设管理部、制作部、技术部,分设首席执行官(CEO)、首席监察官(CSO)、首席制作官(CPO)、技术总监(CTO)及成员若干人。学生自管会主要设在各年级,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既健全了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又完善了组织文化。
  5.建设执行文化。
  我们大力倡导建设学校的执行文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校园文化的认同者、执行者、完善者、建设者。学校一系列基本常规、规范、条例是学校办学理念得以执行、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根本,具有基础和核心地位,必须得以刚性的贯彻执行,杜绝执行过程中的随意现象发生。在刚性执行的过程中,又要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以明确的要求、到位的建议、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每年都要召开全校德育研讨会、对起始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培训,组织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要求每一个教职员工树立学生发展利益第一的观点,激发和保持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心、自信心和学习生活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是我们一切要求和措施的出发点与归宿。严格执行要求,又能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教师个人优势创造性地执行要求,从而创造出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性张扬,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局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