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为德育打开“生活之窗”

作者:尤四新




  一、德育的现状
  
  第一,失落的理想教育。人们一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大,如果能从小树立美好的道德理想,就会夯实德育的基础。因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等道德理想和原则成为了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样做固然满足了德育的理想性需要,特别是当低龄学生在集体劳动中表现出无比的热情之时,就体现了这种德育的效用。但是,随着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密切,对生活了解得越来越深入,生活中的道德困惑就越来越多。而这时,所谓的“道德理想”却无法解决这种种困惑,对生活缺乏应有的干预能力。结果,现实的“遭遇”使得一些学生不断失去追求理想的信念和实践理想的勇气,道德危机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第二,难以企及的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当“榜样”出现问题时,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教育中,人们总希望榜样能够纯粹一些,就不免产生“神化”的倾向,把榜样人物“加工”成为某种“高大全”的典型,“镀”上一身眩目的光环,抹杀了现实人生的丰富性,让生活中的普通人发出“高处不胜寒”的感叹。特别是当身边人物的“事迹”被“升华”为某种“壮举”时,本来还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事迹,却成为了虚假的道德“神话”,失去了应有的“亲和力”。也因为榜样人物的难以企及,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期待能有一个“道德英雄”,将所有的“好事”做掉;而自己却可能丧失必要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道德人格力量失去应有的信心,忽视起码的做人要求。
  第三,虚拟的道德实践。到街道打扫卫生,为社区服务等等是当前学校常见的道德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有时也能受到一定的教育。但是,由于这些活动大多并非出自于学生内心的真实意愿,除了“吃了不少苦”之外,并不一定能带来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也不一定能促进日常情感向道德情感的升华。因此,这样的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转瞬即逝。学生中流行的“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歌谣,就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说明。
  以上所举几个现象并不能代表德育的全部,但这些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不难看出其所体现出来的“高蹈”倾向,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必然难以发挥出德育对学生人生实践的引导效力。道德是一定社会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小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在与同学、父母、老师、他人,家庭、集体、学习等的关系上,会遇到许多的困惑。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既是其生活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其人生道德形成的过程。德育只有引导学生处理好生活中的这些具体关系,才能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文明礼貌,珍爱自己与他人的劳动,关爱生命,建立起应有的道德责任感。
  道德是在真实的生活和具体的情景中产生的,而不只是了解某种道德“知识”与“技巧”。生活中的道德也许表现为一些不值一提的细节,如为同学开一下门,捡一下掉在地上的文具,面对名利诱惑时的自我克制等等。但正是这些平凡而又具体的细节,有时却充满了一种人性之美,体现了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只有引导学生从这些平凡的细节做起,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人生。
  
  二、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
  
  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而研究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自然成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同样,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改善和提升,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维护和增进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障和个人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
  第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及其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自我才能有效形成,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回归生活才能保证学校道德教育的综合性。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因此,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不让学生的道德发展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条块所分裂;同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要求,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增强他们道德实践的能力。
  
  三、打开生活德育之窗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现代传播媒体的普及,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想把学生关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使校园成为不受“污染”的“世外桃源”,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如果不重视社会教育,忽视社会实践环节;不重视家庭教育,不研究家庭这一人生启蒙课堂的作用,就会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脱离。三者的价值取向不一致,造成德育目标的混乱,德育内容的肢解,从而使德育的效度和信度下降。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因势而变,相机指导,让学生学会打开一扇联系实际、接触生活、融入社会的综合实践之窗,让他们强烈地感受到社会的纷纭复杂,生活的多姿多彩。
  打开社会之窗,让学生体验角色的责任。学校德育如何与社会接轨,让学生从小接受社会转型期道德和生活的洗礼,从而认识、体验到担当一个社会角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当今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天职。为了响应省委领导同志提出的在少年儿童中开展创业教育的要求,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在“红领巾陶吧”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五爱泥巴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组织完善,机构健全,董事长、总经理及六大部门的负责人均由十岁左右的学生担任。“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司一经成立,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大报刊纷纷报道,因为这是全国首家由少年儿童自己当家作主创办的新生事物。泥巴娃公司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从小学习创业知识和本领的实践基地,为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通过这扇窗户,让学生吮吸到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从而激发他们确立“从小学创业,长大建功立业”的志向,初步领略了社会角色的责任。实践证明,公司后来的一系列活动,如招聘公司干事、专利申请咨询、陶艺作品拍卖以及参加市2003私营企业高级论坛、与全国著名企业小天鹅、海澜集团的老总对话等,无一不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和深刻影响。
  打开生活之窗,让学生领略生活的真谛。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和当前社会、家庭乃至学校“应试教育”的阴影,严重影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背离了学生主动、自由、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少学生不会生活,甚至不会做人。众所周知,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谐而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学生的全部生活过程。平时我们不仅要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多地提供广阔的时空,让学生接触社会实践,同时也要根据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点拨和疏导,帮助他们自主、自理,学会打开生活之窗,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满足学生人格、心理发展和自我教育的需求,前两年,我校设置了“生活指导”校本特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和延伸。根据我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把生活指导课的指导内容定为四个模块:(1)学习指导,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2)心理指导,包括宽厚待人、诚信正直、开朗合群、顽强上进、勇敢坚毅的养成;(3)交往指导,包括礼仪教育、群体合作、活动规则、团队活动等;(4)闲暇指导,包括生活自理、健康习惯、理财消费、兴趣爱好等。这些内容通过情境性的活动和创设各种实践机会,引导、鼓励学生亲身投入,去体验、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去发挥,从而使学生逐步完成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打开课改之窗,让学生构建鲜活的生命形态。人性化、个性化的课堂,给每个师生提供了发展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空间;生活化、课程化的课堂,更为每个师生搭建起高品位育人、个性化成长的平台。在课改过程中,无论是哪门学科,哪位老师,在我校都自觉地把知识的内化、道德的生成和生命的发展放在首位,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德育在互动过程中悄然滋润。像四年级语文教师在教《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时,联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现象,让学生领悟到好罐子能为人们干活,破罐子也能给生活带来快乐,只要端正心态,每个人都能才尽其用、无形中使学生确立了自信,摒弃了失落。而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则针对学生中的认识误区,抓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成长观,使学生明确:鼓励是爱,批评也是爱,一个人的进步离不开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正是这扇课改之窗,为师生间人生哲理的相互传递,提供了一条无形而全新的通道。
  (联系地址:江苏省如皋市柴湾小学22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