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谈思想教育中的情理交融艺术

作者:傅宝玉




  情理交融以达到情通理达,是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灵活机智地把握其中的情理变换,乃是正确运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处理。
  
  一、晓之以理,情在理先
  
  “晓之以理”何以要“情在理先”呢?因为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常会出现自我闭锁心理,在缺乏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关闭的,很难打开。“情不通”则“晓理”之“道”受阻,也便谈不上“理达”。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架起师生思想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前提便是情感上的相纳相容。
  “晓之以理,情在理先”并非虚情假意地与学生套近乎,必须是真情实意,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充分领会和正确运用情感信号
  教师情感的流露是对“是与否,好与恶”的无声评判,也是思想观念的一种显现。班主任可以通过情感对学生施加影响,把教育要求传达给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情感的表露,了解学生的体验、愿望和要求,从而调整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或内容。尤其是透过学生的情感表象,发现其真实心理乃至思想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消除其情感认识上的偏差,缩短师生相互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在充分了解和真诚理解之上的师生情感相融,将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迅速从情感上取得认同感,促使学生主动配合班主任老师,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灵活把握情感的调节功能
  人是情感和理智的复合体,有时候情感对人的活动起着支配作用。一条生硬的规定,有时远不如亲切的话语、温和的笑容、善良的调侃更能打动学生的心。而人们常说的“道理上我懂,但感情上难以接受”,说明了情感在调节人的认识上的强大作用。当然,灵活把握情感的调节功能需要花一番功夫,除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外,还要创造条件使师生双方情感基调合拍,“情投”才会意合;另一方面,注意及时将学生的情感引导到积极方面,引导到有利于“晓之以理”的轨道上来,不可停留在情感的圈子里打转转。
  (三)注重学生情感需要,为“晓之以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生都有情感方面的需要,一般来说,只有在基本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新的情感需要和进入较理性的认知阶段。情感需要的满足,一方面减弱了学生心理的消极闭锁态势,改善了情感交流的渠道和氛围;另一方面,学生新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激发,使师生相互交流的心理需求加强,从而会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频度和深度,促进信息交流渠道的扩展和畅通。
  
  二、动之以情,理为根据
  
  什么样的“理”决定什么样的“情”,这是德育因人而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客观要求。师生双方情感的深化,从根本上说,在于理能服人,唯有理达才会真正通情。理达,则思想上的结可以解开,感情的包袱也可放下,学生的觉悟自然会提高。
  “动之以情,理为根据”应强调以下两点:
  (一)坚持原则,不因“情”而乱“理”
  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应对问题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明确教育目的,对“晓之以理”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感反应有一定的预见性,万不可为“情”而放弃原则。
  (二) 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指导,把握“动之以情”的关键
  班主任开展思想工作应切实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爱的精神。心中有真诚的爱,才会真正地关心、体贴、爱护和帮助学生,才会尊重其人格。真诚相待才会有真挚的情感。二是要有“促”的观念。班主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在于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促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三是本着“帮”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恼、困难和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班主任要以踏实的、办实事的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
  (三)情理交融,抓关键
  情中含理、理中带情,是班主任思想工作充满魅力的关键所在。如何增强情理交融过程中的艺术性,创造和谐的情理交融环境,是班主任需要努力探索的。在这方面,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是关键。
  1.因时而宜,即班主任的情感应视情而露,要讲的理应择机而发。
  一般说来,情感流露由浅而浓,讲理由浅入深。情投后才宜叙理,理达时又须情深意长。在学生还未从感情上接纳班主任老师时,大摆道理,只能是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而一旦感情相融达到一定火候,却理未至或理不明,则容易坐失教育良机。
  2. 因地而宜,即情与理的展开应顾及场合。
  教师在正式场合宜严肃、庄重并充分展示平等姿态,说理和批评要清晰而委婉,有分寸,尽可能注重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特别要注意当时场景下学生在情感上对“理”的接受度。而在非正式场合,不妨自然、随意、坦诚些。非正式场合下动之以情地说理,真诚相待地直陈缺点,热烈而诚恳地辩论,都会使学生感到关心和爱护。
  3. 因人而宜,即情理结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素质、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等因素。
  一般而言,平时谨慎、踏实的学生初出问题,内心常愧悔不已,通过侧面提醒,即可使其认识错误;而平时散慢、马虎的学生出现过失,则可能自己不当一回事,这就要把问题当面剖析得一清二楚,并给予直接的、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心胸比较狭窄的学生,批评要婉转、循序渐进,既要打消疑虑,帮助其开阔心胸,又要多给其自我反省的时机;而对性格开朗的学生,不妨开门见山,干脆利落;对个性较强的学生则要以柔克刚、坚持原则,讲清道理、不急不躁;对感情脆弱的学生,则要多给以体贴、关怀、鼓励,当然,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
  做好情理交融这篇文章,还要注重情感投资,广开“通情”渠道。一方面,班主任应该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多替学生着想,多替学生办事,使纵向的感情渠道畅通;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途径,推动学生在班级内外与他人相互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机会,从而使横向的情感交流渠道顺畅。
  (联系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高教园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