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孩子,到底是哪个地方出错了

作者:罗玉梅




  前年,突然接手一个高二的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充分地理解和相信每一位学生,但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收效甚微。不仅收效甚微,还发生了几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现选取两件事情分析如下。
  第一件事情:本班班长开学之初表现很好,家长对他也很关心。开学第二天我就接到他父亲的电话,希望我严加管束,可因为他工作忙,没时间和我见面切磋。这以后他父亲常常打电话问孩子学习情况。家长能这样关心孩子,我很感动。第一学期还剩两周的时候,他父亲打电话来替孩子请假,说孩子肺有问题,要住院做手术。当时正值期末考试,工作比较忙,我便派几个班委去看望他,还买了一些营养品。我本想放假去看他,但放假前一天,他打电话告诉我,说已回青岛老家疗养。第二学期,他按时来报到,但隔一段时间,他父亲就打电话替他请假去复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学期末。有一次他要我给他开一个学籍证明,说去联系一个大学,是他父亲帮助联系的,他父亲正在等他。为了稳妥,我要求他家人到学校来一趟。恰在这时,有一位家长来找我,正是他父亲。我一听声音和往常不同,但我不敢肯定以前在电话中通话的不是他,我连忙领他去开证明,他一脸茫然。我便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完全不知情。原来是孩子精心设计了一套骗局,请了一个人长期冒充家长,欺骗了我和他父亲。事发之后,孩子离开了学校,留给我一片迷茫。
  第二件事情:学校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如带了,教师发现应没收,由家长来领取。事情就这么简单,但做起来难如上青天。有一次,没收了班里一个学生的手机,我告诉他叫家长来领,这时,他带了其他班的学生来,说手机不是他的,是他借别人的,希望我还给他。我告诉他,我只想让他家长知道学校的规定,能好好配合学校工作,共同教育好孩子,没有别的意思。过一会,电话响了,有一个男子自称是该生的哥哥,要求还给他手机,我要求他亲自来拿,但此人并没有出现。终于在第二天放学时,孩子领了一位妇女来,此人一见面就向我道歉,并且问了孩子的一些学习情况,我一一做了解释,但此人表情很麻木,并无家长特有的关注,我很生气,对该生说:“世上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是假的,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永远是无私的、伟大的。如果你连母亲都可以随便认,我只能说这是教育的失败,手机你可以拿走。”后来他告诉我,他花了10元钱,请了一个妇女冒充家长。
  这几件事让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到底是哪个地方出错了?如果是一件事,那也不算什么,问题是高中生撒谎处处可见,如改考试成绩、向家长骗钱、找人向老师请假等等,因而我认为不仅仅是孩子错了,大人也有错。下面分析促成此类事件发生的几点原因,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原因: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羞愧与耻辱……教师在学生手册里写上:‘你们的儿子不想学习,请采取措施。’这实质上就是教师经常把一根鞭子放在学生的书包里,而父亲就用这根鞭子来抽打自己的儿子。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一个复杂的外科手术正在进行之中,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正俯身在露出的伤口上动手术。突然,一个腰里别着斧头的屠夫闯进了手术室,他拔出斧头就砍。那么,这把脏斧头就等于是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惯常采取的是“剥夺法”,即训导、否定、批评、斥责乃至惩罚。学生为了不挨训、不挨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撒谎。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孩子,我们应该采取“给予法”,即给予关爱、理解、尊重、信赖,给予人性的呼唤和人格的激励。
  第二个原因:孩子的懒惰。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父母对他们是有求必应,一切都可以垂手而得,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学习无所用心,不想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孩子把撒谎当成了一件正常事。面对这些学生,应教他们懂得什么是困难,老师、家长应该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第三个原因: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来愈为父母接受。对于小孩子,父母往往无微不至地关怀,但到了高中阶段就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家长只盯住分数,忽视孩子的情感,淡化与孩子的交流,父母只是在现行教育体制的牵动下,被动地做些无奈的配合。这种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孩子成长应有的轨道,加重了本来就已经很沉重的学业负担。第二种情况,放任自流,让孩子自己处理事情。表面看很民主,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还需要大人适当指导。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有可能走向极端,再加上诱惑的东西太多,慢慢地孩子会控制不住自己。家长应成为孩子的人生向导。
  如何让孩子远离撒谎,回归诚实,这需要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努力,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恶意的批评。好的批评应给人鼓励、关爱和动力,而不是打击和伤害,让人垂头丧气,丧失信心。以叶圣陶的对联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联系地址:新疆库尔勒市华山中学语文组8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