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班主任工作

作者:任为新




  电影《再见莎拉》,电影讲的是女儿爱上了一个“异教徒”,她的犹太父母“棒打鸳鸯” ,粗暴地把这对年轻人拆开。在课后的讨论中,大部分孩子都批评犹太父母,说他们破坏年轻人的幸福,但有一个回族同学站起来说,和异教徒恋爱是犯戒的,犹太父母没有错。问题交到老师那儿,老师也从反封建的角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结果使回族同学和学生家长很不满意。二是在杭州某餐馆,有同学看到外国人不会用筷子,就嘲笑外国人笨,结果招来不少人的白眼。三是一个刚插班的农村同学为端午节吃“雄黄酒”(江浙一带某些山区的风俗,这一天大家要吃点“雄黄酒”以祈健康平安)的问题和城里孩子起了争执,城里孩子说“雄黄”是一种工业染料,吃它可以保健康是愚昧迷信,双方最后还动手打起架来……
  这样的事例在当前的中小学生中并不罕见,这类问题和冲突已经不能用一般的德育、法制教育以及校纪校规的尺度来界定、衡量和处理。实际上,引起争执和冲突的根源在于多元文化和单一文化的碰撞。萨缪尔•亨廷顿写的《文明的冲突》是一本很著名的书,作品中虽有诸多偏颇之处,但亨廷顿提出的,在冷战之后的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最重要的冲突不是意识形态、政治或经济的冲突,而是文化冲突的观点,却不是没有道理的。上述事例看来是孩子们的问题,是小事情,但从根本上说,这和国家、民族、阶层之间经常产生的矛盾冲突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中小学的课堂上重视多元文化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具备多元文化的观念和素养,使这些未来公民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达到创建和谐富强的社会的目的。
  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很早就有人提出,并一直受到重视。早在1915年,美国学者喀兰就提出了“文化的多元主义”的概念,要求尊重各阶层、各民族的文化,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时至今日,多元文化教育在欧美等国已经非常成熟,其内涵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多阶层的国家中,为保障各自的文化背景,让下一代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民族文化受到尊重和传承。美国学者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在中国,相当一段时间里,因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贫富差距小,社会阶层分化不明显,历来的闭关主义政策以及我们特定的户籍制度,致使中外之间、城乡之间流动人口比例不大,所以无论在社会、家庭还是学校,基本上是单一的主流文化一统天下,多元文化没有繁殖的温床。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搞活,对外交流加强,城市与农村的界限打破,导致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为改观,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耳濡目染。因此,班主任要跟上时代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就要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孩子,学会互相理解、尊重,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班主任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班主任本身必须有一定的多元文化素养,能正确看待不同文化之间在习俗、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差异,了解信仰、价值观和禁忌对一个人的思维与行为的影响,对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是边缘文化都能一视同仁。
  经过几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认为班主任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1.知识的掌握。班主任要重视多元文化资料与信息的积累,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各国、各民族、各阶层文化甚至是边缘文化的教育内容,通过照片、光碟、文字资料等媒介,利用班队课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资料信息,奠定知识基础。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各自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使其了解文化只有差异之分而没有优劣之别,从而达到摆脱自我文化中心的评价观、树立正确文化观的目的。
  2.情感的体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情感体验,或通过模拟体验使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我们曾经布置的作业有:城市孩子去农村参加农业劳动,体验农民和农村孩子的日常生活;查资料了解日本的“茶道”,然后在自己家里作简单的尝试,了解日本的茶文化;在家里吃一次“手抓饭”(手要洗干净),体验印度的饮食文化;试一次饭前沉思默想,想想应该感谢的人(模仿祈祷),然后用刀叉吃饭,体验西方国家的饮食方式,并说说它的好处。
  3.注意多元文化的思维训练,重视换位思考和辩论。文化的冲突,常常不可能通过科学概括、逻辑论证或数据分析来解决。只有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才能解决。通过辩论,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开阔眼界,修正各自的思维定势和成见。
  4.重视能力与态度的协同。多元文化观需要有批判思维的能力,但中小学生很容易误用这一能力,将它和批判的态度对立起来,往往是善辩者成了有理者,他的偏见也合理化了。现在不少孩子都很聪明,他们有理清问题、咨询分析、逻辑推理、判断假设的能力,但没有开放客观、诚实理性、宽容谦虚的心态,他们的信念体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以此来解释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不允许别人怀疑或挑战他们的想法。促使批判能力与批判态度的协同,对多元文化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从现阶段来看,班主任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所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具有敏感性,有时还有争议,困难会很多。但我们应该坚信,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比知识更重要、更深刻,它通过积淀和内化,达到人的心灵深处,外现于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中,物化成习惯,规范人的精神取向,其持久性、深刻性往往能贯穿人的一生。所以,把多元丰富的文化呈现给我们的孩子,对于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全球意识的现代人,必定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希望班主任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方面,能够有更开放、客观、理性的空间,使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也能获得积极的、健康的发展。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路77号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