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论建构和谐社会中学校公德教育及其价值

作者:袁王月 薛小娟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策略和实现途径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认为,加强公德教育对建立一个民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坚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看,“和谐社会”既是结构合理的社会,也是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既是运筹得当的社会,更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和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形态正向以公共生活为中心的社会形态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需要通过公德规范来调节。因为社会公德在实现人与其生态环境间的动态平衡,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对当前学校公德教育的反思
  
  当前,青少年公德意识薄弱、公德行为不良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课桌上布满“伤痕”,墙壁上粘着鞋印、球印,公物被严重损坏;公共场所到处是喧哗、吵闹声,乱丢、乱写、乱贴、乱泼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于偷窃、欺骗、暴力等行为在中小学生中也屡有发生。数据显示: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惜公共财物、不爱护公共环境、不尊老爱幼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而据《海峡都市报》的调查,41.8%的青少年表示自己经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社会公德。
  青少年诸多公德问题的出现与学校公德教育的缺失有直接关系。从思想上看,长期以来,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伦理一直潜在地甚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道德教育。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以家庭为耕种单位的小农经济社会。在这样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社会公共生活不发达的“差序格局”社会里,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其道德要求是从“己”推至家人,再推至朋友,相应的道德要素是孝悌和忠信,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所以,梁启超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书者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一焉。”①人们在重视慈孝友悌的家庭私德的同时,往往又流露出相对轻视社会公德的伦理倾向,以至一些基本的公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务等,在道德领域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受到漠视。
  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看,涉及公德教育的内容也较少。如《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学生承担家务、生活节俭、尊重和体贴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等均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但有关公德的条款和内容并不多。当然,公德和私德有不少内容是交叉的,在这里我们不想把私德和公德截然分开,因为任何行为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还是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双重规定性。划分公德和私德,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但如果我们以私德类推公德,那就是以私德否定公德,以思想裁剪现实了。事实上,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尤其是道德行为训练中,公德和私德不分已造成了不良后果。例如:有些学生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但公共卫生习惯极差;有的学生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但不尊敬家庭以外的长者;有的学生注意节约个人和家庭的财产,但却不知爱惜公共财物等等。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在家庭及私人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更不能期望以私德来外推公德。即使人人独善其身,也不等于公德良好。况且,独善其身的私德在公共领域可以说是被动性质的。没有积极主动的公德教育,社会道德就不可能发展。
  从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看,不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的“务实”现状也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公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在发挥道德教育功能、实现道德教育目标、争取道德教育地位的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也在不断地“适应”—“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应试和升学的需要。这些“适应”我们不能说它没有现实意义,但在“适应”的过程中,道德教育似乎仅仅是一种从属物了,甚至虚无了,教育实效又从何谈起!②我们承认道德教育的“适应”有时是对现实的反省、对未来的前瞻,但道德教育到底要“适应”什么?怎么去适应?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校公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公德是指适用于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要求,即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的大多数公民或者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都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关系。只要生活在公共领域中,公民的活动便无不具有公德的规定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利益关系的反映,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德运用的范围相当广泛。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则很多。就学校而言,公德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文明礼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源于“礼”。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礼用于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立。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然后才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③从现代社会看,“礼”的核心是人们在言谈、举止、交往之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而这种尊重表现为人们用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及在公共生活中时时处处讲道德的文明行为。文明礼貌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雅,待人热情;掌握分寸,得理让人等。二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乐于给别人以某种帮助、支援,使别人得到益处,而自己则从中感到精神和道义上的满足。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注意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重和关怀老年人;关心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帮助那些陷入困难之中的人们。三是爱护公物。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产、集体财产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性活动、实现共同利益的物质保证。珍惜、爱护公物不仅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四是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已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环境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人文景观,节约自然资源等。五是遵纪守法。从道德教育的立场出发,遵纪守法是公民道德的重要要求之一。因为,法纪往往反映的是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一般来说,违法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文明社会中,每个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纪守法,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就不能算是一个文明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校对培养青少年公德意识、提高公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发展水平,不能只靠说教,应力求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社会公德重组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公德的内化,努力探索学校公德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营造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要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的教学与组织优势,加大对社会公德正面信息的传播、渗透。学校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传媒信息的筛选、辨析,创造积极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增强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做良好社会公德的表率,也是学校公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开展人性化心理辅导,深化公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平。一些青少年持有“性恶”的观点,不乐于与他人交往,将自我保护起来,认为遵守公德就是自己“吃亏”,甚至做出“损人利己”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心理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真诚友爱等。第三,既要注重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又要突出社会公德中和谐的社会精神的培育。在加强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将社会公德中所倡导的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和谐的社会精神内化。第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公德践行。公德教育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符合青少年特点。我们学校曾精心策划开展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值周活动,让学生担任值周校长,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扮演该角色的过程中,激发出自身追求真、善、美,追求社会大环境和谐的内部需要,自主完成社会公德的内化过程。我们还积极倡导开放式教育,接触现实的公共生活,丰富青少年的公共生活经历,通过道德实践,认识并实践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在活动中体验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在生活经历中形成良好的公德行为,逐步实现公德中的最高层次道德理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