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你教会了我一种管理艺术
作者:潘春丽 薛锡兰
那天上午第四节是自习课,班主任要开紧急会议,让副班主任进班看班。我赶紧向一年级(7)班跑去。走进教室,我看到班里的小干部文迪已经坐在讲桌前写着作业,还不时抬头向同学们“威严”地扫视——他在维持纪律。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写着作业。我马上表扬同学们纪律好。文迪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知道同学们的纪律为什么这么好吗?是付老师交待我,谁不遵守纪律,让我记下名字,等老师回来再找他算账。同学们害怕记名字才表现得这么好的。”看着他那透着机灵劲儿的眼睛和丰富的表情,我一边在心里偷着乐,一边在讲桌的另一侧坐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过了一会儿就开始交头接耳,有些动静了。其中,班里的“著名快嘴”正在说着什么事情,看他那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样子,显然已深深地陶醉在自己诉说的情境中。虽然还没忘记压低声音,虽然还没忘记压抑笑声,但已经足以把“左邻右舍”吸引得忘了写作业,都在起劲地听。这时,只听文迪叫他:“昊凯,过来。”昊凯稍微一愣,就嘟着嘴巴、不太情愿地向讲台“蹭”过来。“你的‘凯’字怎么写?”“干什么?你是为了记我的名字,我不告诉你。”昊凯两眼使劲一闭,把头用力扭到一边,气呼呼地向座位走去。这时,班里小声说话的同学多起来,文迪那着急的“谁在说话,我就把他记下来。”的喊声也快淹没在这片“嗡嗡”声里了。我不能静观其变了,正想大声威慑,只见文迪走到说得最起劲的昊凯座位前,轻轻地说了几句话,昊凯竟不说话了,还乖乖地教他写“凯”字。这是使的那一招?可眼前……我感到惊奇:这么点大的孩子难道有什么法宝不成?我赶紧问文迪。文迪告诉我,他对昊凯这么说的,“我这次想把纪律好的记下来,叫老师看。只要你别再说话了,我也记你的名字。他就教我写他的‘凯’字了。”我还没回过味儿来,发现大部分同学也渐渐安静下来了。他们一定是看到昊凯这“著名快嘴”都闭嘴了。紧接着,就听到文迪向全班大声宣布:“谁纪律好,就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全部好,就全都记下来。”同学们立刻恢复了平静。啊!可爱的文迪呀!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用红粉笔写上了大大的“光荣榜”几个字。同学们都面露喜色,又愉快地写作业了。这次看班,真是收获不小。以往我进班维持纪律,基本是两眼如鹰,警惕地盯着全班。一旦发现有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一般就是铆足底气,把声音提到最高分贝,一顿“狂轰滥炸”式猛批,以“杀一儆百”。再有一招就是威胁他,要汇报给班主任,以“借刀杀人”。反正基本扮演“警察”的角色,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密切注意出现的“不良之徒”。学生在教师的威慑下,被迫无奈地、紧张地约束着自己。
小干部文迪,得到了同学不愿意被记下名字向老师汇报的信息,灵活机动地改变了策略,从而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完成了“维持纪律”的任务。我从其做法中受到一点启发:关注学生消极的一面,不如张扬其积极的一面。这样做符合“人心向善”的普遍心理。其实,人人都有要好、自尊的需求,往往越说他好,他越往好的方面努力,小学生尤甚。这件事又启发我进一步查找资料,得知:小学生还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己还不能完全建立起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故常常依赖外界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行为的对错。因此尤其愿意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来满足自己是“好孩子”的心理需求。所以,孩子更愿意接受正面评价,也更愿意向弘扬的“榜样”靠近。那么,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把对他的要求蕴含在倡导的“正面现象”中,让学生主动地、有目标地、愉快地达到要求呢?
当孩子不注意听讲的时候,我们可以表扬认真听讲的学生,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他(不注意听讲者)一眼说:“相信你能自己把自己的注意力找回来,并且牢牢管住,别让它再跑了。”当你面对字迹潦草的作业本的时候,我们可以举起字迹工整、书写认真的作业本,说:“这样的作业,真叫人赏心悦目,使‘看作业’这项很累人的差事变成了一种享受。其他同学对比一下,找找差距。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会看出你的进步。”当学生不动脑筋,不认真思考的时候,我们可以大力表扬那些发表自己见解、提出深层次问题的同学:“你的思考非常深入,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你的头脑又得到了一次锻炼,这样会使你越来越聪明。”谁说这不是对其他同学的指导和鞭策呢?
“关注学生消极的一面,不如张扬其积极的一面”是符合学生心理,受学生欢迎的。孩子,你教会了我一种管理艺术,谢谢你。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