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享受学习:一种教育理念

作者:姚天勇




  学习,对人的社会化而言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从社会学上看,还只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通过后天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才使其由先天具有的成为真正意义的“入”的遗传可能性变为社会现实性。这时,人的各种社会学特征才真正地赋予个体,并现实地转化为个体与环境的各种作用关系。因此,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古往今来,人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大到一个民族的自立与发展,小到个体的安身立命)无与伦比,并且设置了学习的专门场所——学校,给各类人群提供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空间和作用机制。这固然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效能,使青少年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更加集中,但在强化外部对学习的作用和种种规定的同时,也使原本充满活力和灵性的学习活动,变得严肃和深沉起来。对于尚未对学习的真正意义和深远价值有切身感受的学生而言,面对学校学习的种种制度和规定,他们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他们的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是怎么确定的?又是通过怎样的作用机制来调动和激发的?
  
  一
  
  我们知道,学习的有效性更主要地取决于学习者的态度和需求。只有当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时,学习活动才真正高涨和活跃起来,种种学习要求才不成其为负担。但尚未完成社会化的青少年学生身处这一过程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和看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说,他们还不能上升到这样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当前学习的作用——促进个体社会化。为此,教育者往往以“过来者”的见识不断提醒、强化和告诫他们的学生:今天刻苦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一个社会有用之材,进而为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这样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它比较远大,因而显得遥远和空洞,学生并不能真正领悟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实际活动中,教育的指向往往进一步缩小、明确和具体化了:今天努力学习是为了你美好的明天,只有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才能获得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才能有明天更好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似乎更能打动和激励学生,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今天的学习是为了美好的明天,因而更有动力和刻苦精神。
  显然,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从成人的期待和愿望出发的,这从人的成长和进步的发展轨迹来看是有道理的,是合乎逻辑的。但从学生个体来看,其指向性、目的性和未来性是不是太强了一点?固然,当前的学习更主要指向未来发展和长远设计,教育也更侧重于为了明天的事业,但这种未来指向却成为社会对于教育的主要、甚至是惟一要求而根深蒂固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之中。作为生活在学生时代的个体而言,他今天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明天吗?当然,今天的刻苦学习与明天的成功和辉煌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我们不妨再深入想一想,明天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样的回答似乎是圆满的:当明天取得了成就,对社会来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个体来说,就会生活得更有质量,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我们又不禁要问:今天为什么就不能生活得好些,当前为什么不能同样享受生活呢?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很少关注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当前的学习生活,或者说更多地是从社会学和未来学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学习,而较少从生理学和人类学的方面来看待学生的当前生活。人的一生经历着各个不同阶段:未成年前是学习和成长阶段,此后主要是工作和创造阶段,最后步入老年阶段。各个阶段构成了人完整的一生。一个充分发展的人,一个幸福美满的人,应当享受他的每一个人生阶段。今天作为学生,学习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内容,我们固然要引导他们成功地走向明天,同时也应当让他们获得这样的体验:我们在享受着今天的学习。
  
  二
  
  享受学习是将学习过程与结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更直接地感受到当前学习的满足和愉快。为此,学习目标就不光是遥远的和理想的,也应是可及的和现实的;目标的制订也不只是他设的和固定的,应当是学习者主体确定的,至少是与教育者共同设定并不断调整的,因此学习目标必然是多向和分立的。惟其如此,学习者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发现和找到“自我”,才能真正获得学习的最大满足。但这却动摇了传统的“根基”,造成对工业社会的“文化叛逆”。工业文明在实现机器大生产的同时,也塑造了人的“标准件”。它按照统一的要求、标准和模式来教育和培养适应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人,因此众多学校里就有了统一的大纲、课本、内容,并且有了统一的测试、选拔和录用机制,而这恰恰与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束缚和他律不谋而合,与科举和八股的治学机制殊途同归,因而加固了对教育的专制,乃至于对人的控制,维系了当前的社会文化结构。尽管这种教育的弊端历历在目,但它却得以延续至今,而“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成功教育”等等先进教育文化现象却始终显得苍白无力,面对教育的现实存在仅仅有其名而无其实。
  据此分析,享受学习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不然,现代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化趋势已向旧的教育制度投出了尖利的标枪,而我们却还固守着旧有观念来理解义务教育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以为义务教育仅仅是要求和强制每个社会公民必须接受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种文化价值观念的背后仍然是科举和工业文化的影子。其实,义务教育除了要让公民取得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来享受社会文明的成果,以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国家在底子还很薄的情况之下,对每个公民承诺的文化义务和人文关怀。
  
  三
  
  享受学习既是教育对学习者的人文关怀(这是极为重要和必需的,也是当前的教育中普遍缺乏的),也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充分调动和内在激发。学习应当是学习者渴望的事情,但在当前教育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如愿地看到全体学习者充分的积极状态,相反,看到的却是在一片“减负”的呼声中,折射出的他们对学习的厌倦。当学习作为一种专门活动而集中于一段过程的时候,尤其当学习“单一地”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并且不断获得落后和失败的体验(科举性学习的成功者只有少数“人尖”),而难以从中获得乐趣的时候,很容易失却它的本来意义而“异化”为外部强加的“苦役”。这样的学习是外在于学习者的,而不是他的内在需求。当一件事不是“他要做”,而是“要他做”的时候,他会感到无奈、厌烦、索然无味、漫不经心,甚至消极怠工。同样,当学生不想学习,不喜欢学习时,学习就成为负担,读书就是痛苦,作业就是累赘。学习之所以被一些学生看作负担,主要是因为学习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为什么同样的学习任务和课业量,对有的学生来说,不仅完全能够承受,而且总感不足,不断主动寻求新知;而对另一些学生却总是拖拖拉拉、叫苦连天呢?这里固然有一个学习能力问题,但主要是对于学习的需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体验的差异,即主要是由于学习的“外在性”造成的心理负担。因此,改善学习,重在改善学习者对学习的反应、感受和体验,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使学习真正成为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就要恢复学习的本来意义,让学习过程回归到它原本的认知路径之中,即享受着因学习而获得的认知体验:学习者面对着一个个新奇而陌生的事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从学习中获得对于未知事物的认知,使其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这些见识和经验帮助他在更多的问题上获得成功和满足,从而拓宽他的思维空间,丰富他的理性思考的内容,增强他的不断求知的欲望,并在不断获得成功和满足的同时,享受学习的愉快。这种享受是个体对学习的积极反应,它会极大地调动起个体对学习的迫切需求,并沉浸于其中而欲罢不能。这样的成功案例在我们的教育中并不鲜见。笔者常听一些家长们不无自豪地说,他们不用愁孩子要不要学习,而是担心他们学习得太苦,但孩子总是说,你们以为我学习很苦,其实我很愉快,离开了学习才是很痛苦的事。这就是对学习的充分享受和满足而达到的自我境界,它正是我们发展中的教育所热切期待的,我们要在观念上真正接受它,在实践中宽容地对待它,在心底里真诚地赞美它。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通中学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