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思考

作者:刘育荣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理念。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有三:其一。人是教育的目的;其二,人是教育的关键;其三,人是教育的主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让学校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
  
  学校德育应该是学生的一种生活,是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服务,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
  人的品德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的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之中。如果道德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那么培养的将是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存在的虚幻的人。道德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才能使学生获得对德育真实的、动态的理解,才能实现道德的内化。
  教育源于生活,所以德育活动必须要结合生活、模拟生活、用于生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应重视创设氛围,注重环境熏陶。氛围、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能产生巨大的制约、影响和规范作用。如美国的爱国教育就充分利用社会媒介,创造爱国教育的社会氛围,甚至在零售用品上面印上美国的国旗,很多中小学生的衣服上面也印有美国的星条旗图案。美国人把爱国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爱国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氛围,使人们随时随处受到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二、让学校德育成为一种体验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鲁洁、王逢贤)教育专家朱小蔓也说,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回归真实生活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即是关注个人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以其独特的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其经历和经验、感受与体验体现出来,而人又是以其经历所形成的自我经验来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感受世界的;也是基于个人的生命感受和生活经验来理解生活、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有效的道德教育应是一种体验而非教化。而在现实中,我们的道德教育总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教化,甚至不惜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拷问。请看课堂教学片断:
  师:“是啊,小猫这样三心二意,还能钓到鱼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对不对?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学习和劳动时,有三心二意的情况吗?要不要改正?”学生纷纷自我检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道德教育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强调观念的更新,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创造丰富的让人置身其中的活动和情境,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体验是与感动同时出现的,进一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德育的实效。富有体验的德育应是把教育的意图隐藏于讲授知识、讲座、互动、榜样示范、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之中,用真实的、自然的、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得到心灵的触动。事实证明,只有促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人脑人心、珍藏久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性的形成。
  
  三、让学校德育走向生本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特定位置去看待学生,以至常常会对学生的做法看不惯或难以理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疏导学生的思想问题,使德育工作在入情入理的同时,体现时代气息,顾及学生特点,增强实际效果。
  学校德育走向个性化、生本化,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德育的目标要让学生能理解;二是德育的内容要让学生能接受;三是德育的载体要让学生能喜欢。例如,美国《中小学学生守则》,第一条:对老师称呼要礼貌;第二条: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第三条:有问题要举手;第四条:可以坐着与老师交谈;第五条:如果缺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所缺的课补上;第六条:如果有急事必须离开学校,应提前告诉老师并请教将要学习的内容;第七条:必须独立完成作业;第八条:考试不作弊;第九条:如果学习有困难,可以与老师约定时间寻求帮助,老师将会乐意帮助你;第十条:缺课或迟到,必须带有家长解释原因的便条;第十一条:对于缺课,唯一正当的理由是自己生病、家长去世或宗教假日,别的理由都视为违规;第十二条:教师提问时,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的学生回答,任何知道答案的学生都应举手。这十二条的目标、内容都是学生可以理解并能接受的,而且是经过努力做得到的。这对于我们制定学校规范有极大的启示。
  
  四、让学校德育在“浸润”中发挥作用
  
  开展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形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把德育渗透到每堂课中,润物细无声,效果会更佳。正如每个人每天都不能缺少盐分,但盐分的吸收不是靠喝盐水,而是通过各种美味菜肴来补充的。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本身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格的尊重,要有情感的自然流露,态度、价值观的真实判断。这就是当今最受认可的“德育浸润”。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受教育者的人格和谐发展。教师要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有情感的交流、道德的浸润和习惯的养成与态度的形成。
  严格地说,学校不存在德智体相分离的、孤立的课程形态,将德育置于学校的课程方案之中,是一种回归教育的本来面貌的做法。因此,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纳入学校的整个课程方案之中,并按照课程目标加以安排、实施和评价,是实现德育课程化的关键。因为,只有将德育行为和过程纳入课程计划中,德育才能成为一种可设计、可规划、可操作、可控制、可评价和可推进的教育行为,否则,德育就只能表现为一种随意的不可测评的活动。
  总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进步,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思考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道德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德育融入学校生活之中,实施“德育浸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
  (联系地址:福建省惠安山霞中学 3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