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班主任角色之我见

作者:陈风雷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学班主任是学科知识的灌输者和班级秩序的维护者。人们一般认为,优秀的中学班主任都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们真实的写照。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中学班主任的角色应该有新的定位。
  班主任作为班级主要管理者的角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主要体现为:(1)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必须把关怀人性、塑造人性作为天职,千方百计唤醒美好的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师生之间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人文关怀的缺失却严重制约了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有的班主任被学生形容成“警察”,说他们只知道强调纪律,对学生挑剔和批评,很少鼓励和赞扬。在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者、设计者,更是一名平等的参与者,要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与关爱,享受到被尊重的快乐。(2)分工授权的管理方式。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是“家长”、是“保姆”,对学生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细节实行紧盯战术。这种管理方式,不但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性,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主要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班级组织,选举合适的班干部,分工授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管理,从而使自己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班级的整体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研究者,这一转变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1)班主任对自身教育和管理方式的研究和提高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班主任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方式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不但有利于发现自身在教育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教育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持续的学习、研究和提高来实现个人生命的价值与需要。(2)班主任加强对班级整体及学生个体的研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这种感觉:班级之间和学生个体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异。如果班主任仅仅用整齐划一的要求管理班级,必然出现各种令人头疼的教育问题。因此,班主任应该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利用各种方式、途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使他们融合到班级的整个文化中去,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取得实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班主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网络时代,班主任的任务已经从传授知识、监督学习转化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以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中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其自律能力正处于一个可塑阶段。班主任作为促进者,要通过积极的、热心的指导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合作精神,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自己去观察和实际操作来提高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将来顺利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的深化为班主任角色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班主任要从传统教育管理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从教育规律和班级实际情况出发,给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多角度、宽视野来了解学生及社会对班主任的新期待,努力开创素质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通中学 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