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班主任的心里话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作者:张雪一
班主任A:专家们的想法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尽管他们的理念很先进,但不了解(切合)实际。
班主任B:他们说小班化、小班化,很多地方就没有实现小班化。
班主任C:教育上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你们是搞理论研究的,我好像不太方便讲这个问题。
访谈人:(笑)没关系,您畅所欲言。
班主任C:搞理论研究的就是在屋子里翻书,结果研究出来的往往跟实践相脱节。
班主任B:跟不上实践。
访谈者:成长记录袋不是在实际中使用吗?
班主任C:成长记录袋实际上没有几个学校在做,太麻烦了,一个班主任要记几十个学生的情况,肯定时间不够。
班主任A:一般说,班主任教两个班的主课,每天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批改,还要备课,工作很繁重,没有时间来搞。
班主任B:而且记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就是作为学生的一个档案。
班主任A:我们学校要求教师跟学生谈话要有记录,跟家长谈话要有记录,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找学生谈话、找家长谈话,但没有几个老师记录的,一到检查怎么办,凑啊。我感觉专家还是要深入到一线老师当中去。
听了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话,我很有同感。新课程改革出台的措施中,很多是专家们直接从国外照搬过来的,这些措施扎根的“土壤”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且缺乏本土化的过程,因而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新课改的很多措施,理念是很好的,可是并没有考虑到班主任的实际情况,譬如上文所提到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班主任为每个学生记录成长过程,对于专家们来说,提出这项措施是为了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可是并没有考虑到班主任的工作本来就很累了,再为每一位学生记录成长经历,并不现实。
又比如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是研究者”,班主任对这一观点是很赞同的,可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在“您经常的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中,40.8%的班主任选择了基本不阅读;20.7%的班主任阅读有关专业方面的书;而在用于科研的时间方面,55.1%的班主任认为时间很少,只有6.1%的班主任认为时间充足。广大班主任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阅读,新课程改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对于一线班主任提出的时间和精力上的问题,专家们也只能以“多一点奉献精神”来鼓励。教科研工作无疑给班主任的工作量又加了沉重的一项。在这方面,专家们并没有给班主任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智力支持,单靠班主任自身的努力和奉献,又如何能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还有不少教育专家只是活跃在各个高校或是研究所中,大部分的研究还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上。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联系地址: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研究生公寓905房间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