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班主任应善于写教育反思
作者:张 锐
是,这节课是在9月24日上的,当时的葫芦大多还不成熟。下课后我问学生:“葫芦不成熟,摘下来不可惜吗?”学生回答说:“老师让带的”“上课要用”等等。我又问:“葫芦从哪里来的?”有的学生说是向父母要的,还有的说是自己到园子里摘的,也有几个学生因家里没种葫芦,是偷偷到别人家的园子里摘来的……
回来后我进行了反思:如果缺少了对教育是什么的本质思考,那么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能就会出现为了强调教学的直观性而要求学生摘下不成熟的葫芦等现象,而这样的教育是不全面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给学生今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或认识误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做出一些决定或采取措施前,应多思考一下,我们进行的教育是否全面,是否会顾此失彼,甚至因小失大。为此,我写出了《透过“葫芦”看教育》一文。
写教学反思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的玄思,也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而需要将反思得到的启示、体会、对策转化成为后续教学的具体举措,落实于我们的教育实践,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四、多琢磨,善于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反思,应选择好切入点,以此来引出我们所要表达的观点,让人读起来感觉有新意。我的体会是,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所写的反思就成功了一半。找到好的切入点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做到还是需要教师能坚持读书,经常琢磨,从而不断地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好的切入点往往是琢磨出来的。
有一天看电视时,四岁的孩子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鬼子是什么?”我当时确实不知道,就查了查词典,知道鬼子是指入侵的外国人。我跟孩子解释了一下,当时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四岁的孩子不知道鬼子是什么很正常。大约一周后,我遇到一位学生,他问了我这样一句话:“老师,如果日本鬼子没有被赶出大连,大连是不是会比现在建设得更好?”我想自己是干政教的,应该引导一下,刚想说出自己的观点,他又加上了这么一句“我想,肯定是的。”看着他那单纯、天真的样子,我无法说清当时的心情。虽然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离他们很远,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有这样的认识。于是,我将与孩子和学生的对话作为切入点,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目标和方式等几个方面以《由“鬼子”引发的思考》为题目写下了反思。
教育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就等于获得了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当然,撰写教学反思的形式很多,可以先描述教育教学片段,再叙述自己的思考;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撰写方式,如夹叙夹议、材料与反思相结合等。有时写作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教师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握和运用,从而写出有深度的教育反思。
(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沭县教育局教科室 2767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