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劳动

作者:徐 旻




  著名寓言大师拉·封丹说:“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文学家高尔基说:“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
  乌申斯基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作为监考老师,我站在考场中央,面对墙壁上学生们的《考试公约》,默想着先哲们关于劳动的至理名言,陷入了深思: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劳动是什么呢?
  那张硕大的《考试公约》上,赫然写道:
  1.作弊者,打扫教室一学期;
  2.协同作弊者,协助打扫教室一学期;
  3.考试不及格者,打扫教室一个月;
  4.补考仍不及格者,打扫教室两个月。
  我的心猛然一颤,浑身禁不住一阵发冷:在当今很多学生的心目中,劳动变成了惩罚,甚至是羞辱!学生不以劳动为光荣,这样的现象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我忽然间记起,以前自己读师范时,教育学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原则里有一条规定:教师不能把劳动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当时这个条款还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者认为,劳动是光荣的;反对者认为,以劳动惩罚是有效的。后来,老师耐心地从学生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社会规范要求诸方面向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阐述这条原则,一场争论才得以平息。大家基本上形成了共识——教师不能以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可是,15年后的今天,我眼前的现实是:学生们心甘情愿地把劳动当成惩罚的手段,以此维护考场纪律的严肃性。事实证明,以劳动为惩罚手段的班果然考风良好——没有任何人东张西望或是交头接耳。在这里,“劳动”成了鞭子,被学生用来鞭笞作弊者。他们岂止是把劳动当成惩罚手段呢,简直把它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万金油,所向披靡的杀手锏。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看来,目前我们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有关劳动观点、劳动方法、劳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还是有缺失的啊!
  这样想着,考试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半。一个最先交卷的学生站起身来,当我从他手中接过试卷的时候,我分明看到:政治试卷的第一页的第一题就是一个名词解释——劳动。我粗略地向下瞟了一眼,试卷上涉及“劳动”的题目还真不少。而学生的试卷上,则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答案:“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应当尽到劳动的义务”、“培养学生成为热爱劳动的好公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言辞切切,情意深深。我的心一紧,“劳动教育”或称“劳动素养教育”,还是被列入教学内容正式传授了,也被列为考试科目检查考核了,但实际效果与教育者的初衷相悖。为什么呢?
  我抬起头来,不经意地掠过窗外的校园小径——在这个零下八九度的冬日清晨,一位在校工作多年的老师傅正缓慢地从地上捡起一个不知被谁丢弃的空空的纯净水塑料瓶,迎着刺骨的寒风,步履艰难地走向路边的一个垃圾箱。没有入来评判他的道德,没有人来衡量他的劳动观念,甚至也没有人注意他这简单却又并不简单的举动。我的眼眶潮湿了:一个普通的老年校工尚能如此,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少年能做到这点吗?他们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能弯腰去捡起那个废旧的塑料瓶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吗?能吗?肯吗?自愿吗?乐意吗?
  伟人关于劳动的论述、政治试卷上关于劳动的考题、还有孩子们躲避劳动的身影,搅在一起,在我的眼前晃动。劳动在孩子们心中扭曲了,劳动在我们的教育中丢失了。
  我没有权利指责我们辛辛苦苦地给学生上课的政治老师,我更没有权利质问我们上下求索的教育同行,我只想把一些关于劳动的美好话语馈赠给我的同仁和我的学生们: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乌申斯基 热爱劳动吧!在这之前,必须先真正从心底里弄明白——劳动是什么。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
  学校(铜山新区) 221116)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