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从木桶的故事看“木桶理论”

作者:焦文杰




  年轻时做班主任,觉得应该靠科学的方法,于是如饥似渴地学习一些管理学理论,其中有一个“木桶理论”,大意是说:由高低错落的木板儿做成的木桶,它的盛水量由最短的木板儿决定。深感有理,于是在班级管理中普遍应用——抓班集体建设,从最差的方面抓起;抓班级学习,从最弱的学科抓起……一时间甚为见效,不免得意洋洋。但不久将此理论放到学生个体身上做工作,就感觉到困惑了。对优秀生,此理论尚可说通:要求优秀生抓好自己的差科、弱科,才能够全面发展,取得最理想的成绩。但这也仅仅是从理论上说,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做到。对中等生,此理论就难以自圆其说了:因为他们的“木板儿”比较齐,哪个也不“长”,实在不知让他们发展哪个,难道就不要求他们进步了?对后进生就更甭提了:他们的“眼”都在桶底上,是一点水也存不住的,看来,除了扔掉别无良策。
  因为此理论在学生个体身上用得颇不顺利,很多年心存困惑。后来听到一个关于木桶的故事,方如梦初醒。
  一位挑水工用两只木桶挑水,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纹漏水,从小溪到他家有很长一段路,因此挑水到家时,每次只剩下半桶水。而另外一只完好的桶到家时总是满满的一桶水。有一天,有裂缝的那只木桶对挑水工说:“我真感到羞愧,我想向你道歉,长时间来,我只能运半桶水,使你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完全的体现。”挑水工说:“别在意,我们一起出去走走。”
  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急忙插话,“我猜有裂缝的那只木桶那边的草一定很茂盛”,讲故事的人微微一笑,继续讲道:
  果然,有缺陷的木桶看到路边有美丽的花朵,它很高兴。但一会儿它又悲伤起来,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因为它漏掉了一半水。挑水工问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只有你这一侧有鲜花,而另一侧则没有?那是因为我知道你漏水,于是就在你这一侧撒了些花种,而正是你漏出的水浇灌了它们,我才能采到美丽的花来装饰我的房间。”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换一个角度看同一件事,本来让人沮丧的事,原来也蕴含着美丽。我们教育工作者换一个角度看教育问题,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
  比较“木桶理论”和木桶的故事,会发现一些不同的看问题角度。
  一是在“木桶理论”中,木桶是被动的,我们只是想如何去利用它、改造它,我们忽视了木桶的感受。而在木桶的故事里,木桶说出了自己的愧疚,因为它使得挑水工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完全的体现,这多么像后进生使得教师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完全的体现,而作为师长的我们,可曾感觉到来自他们心底的愧疚?
  二是在木桶的故事中,挑水工的善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只是像我猜的那样:有裂缝的那只桶那边的草一定很茂盛,那么这个故事也仅仅是为了安慰那些有缺陷的“木桶”,缺陷也有美丽的时候。而这个善良的挑水工却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使缺陷变得美丽。在我们的教育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认识:发现差异,消灭差异;何时曾想过:发现差异,根据差异施教。而造就没有差异的“标准件”,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呢?
  三是在木桶的故事中,挑水工的智慧和坚韧令我叹服。他的智慧使他想到如何利用木桶的缺陷创造美丽。但你是否会想到,挑着两边不等重的木桶,该有多么的艰难。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也发现了学生的缺陷,能否像挑水工那样用我们的智慧和坚韧使学生的缺陷转化为美丽?如果我们这样去做,必然会遇到挑水工那样的艰难,我们是否能挺得过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太多的启示。我只是想,在这个提倡“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年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转换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会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事业;换一把尺子,也就是反思我们过去的很多程式化的标准,我们会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我们会多发现许多人才;换一个方法,考虑如何“为有缺陷的木桶撒下花种”,我们会重新认识我们的教师工作,会重新设计我们的职业生涯。
  (联系地址:北京市延庆县第二中学 102100)
  [责任编辑:何 芳]
  编辑点评:“木桶理论”是教育工作者比较熟悉的一个经典理论,我在审阅来稿时经常会看到运用“木桶理论”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文章,因论述平平、缺乏新意而未采用。焦文杰老师的文章使我眼前一亮,一口气读完,不禁暗暗称赞:写得好!好在哪里呢?一是有新意。作者从“木桶理论”切入,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了自己对“木桶理论”的新解;二是有分析。有些作者往往停留在叙事上,而缺少对案例、事件或问题的深入分析,而本文作者的分析能够引人深思;三是行文生动。作者没有板起面孔讲大道理,而是结合故事的分析,点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人以启迪。正如作者所言:“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那么,换一个角度看我们的教育实践,或许读者朋友能找到新的切入点,写出更有新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