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注中等生
作者:杨亚捷
从数量上看,抓中等生问题更符合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本义性。一般而言,中间群体的学生应该是大多数,因此可以说,抓中间便是抓住了大多数,抓住了班级主体。素质教育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便是为全体学生服务,不能因为中等生成绩不突出或不调皮捣蛋而将关爱的目光越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数量决定了重视中等生的意义和价值。
从身心发展看,中等生的问题更具隐蔽性。因为中等生不像后进生那样;中动直露,也不像优等生那样经常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的问题多隐藏或压抑在心里,缺少疏导和释放;他们的需求多被轻视和忽略,难以得到尊重和满足,这就使得他们更不愿主动反映自己的现状和需求,他们的问题便更隐蔽,更难以发现。长此以往,要么隐藏下去,自生自灭;要么突然爆发,带有较强的破坏力和震撼性。现在班级出的问题,多是班主任防不胜防的一些问题,其实,重要原因往往就在于对中等生问题的漠视。
从学习困难原因看,中等生的问题更具典型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诸如基础知识的漏洞,迁移能力的欠缺,学习习惯不规范,学习方法不适应,学科协调难处理,意志不坚定,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中都有体现,但在中等生身上体现得比优等生更集中,更明显,更有利于分析和操作;而比起后进生则更简单,更易分析,也更易专项补救。所以,中等生学习上的问题结构及问题特点既有该群体的具体性,又有全体学生的规律性,因而代表性较强,研究他们学习困难的问题便是解剖麻雀,抓住了典型。
从认知结构看,中等生间的相互推动作用更具真切性。中等生有较相似的思维习惯、接受方式和学习基础,学习障碍等问题也较相似和集中。因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等生之间更不愿被相同情况的同学甩掉,也更容易追上稍微优秀的同伴。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不是外部强加的动力,而是认知结构相近的同伴间相互比较,相互鼓励,相互借鉴,这样,学习上良性互动,他们自主发展的愿望来得更迫切,自主发展的行动落实得更真切。如,中等生之间进行小组活动,自己就能做主角,不是陪学、陪练、当陪衬,而是发挥了主动性,避免了优等生的暗示和带动下的随大流、跟风式的被动学习,使小组学习过程真正培养了自己的探究意识,体现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在学习的道路上刻下自己的印迹。
从整体氛围看,抓中等生问题更具激励性。“抓中等,促两头”是一种较为正面的、有积极作用的管理方法。抓中等生,对优等生是促进,是压力,优等生不得不快马加鞭,更上一层楼;对后进生是鞭策,是警醒,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都能转优,自己为何不奋起直追,奋发图强呢?中等生出了问题,对后进生则是前车之鉴。这样,以中等生带动两头,前追后赶,整体的驱动力便得以产生,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如此,班级整体互动局面便建立了。
从凝聚力或涣散性看,中等生的问题更具影响全局的波动性。中等生的问题若抓得不好,会冲淡优等生的榜样作用或助长后进生的消极作用。中等生的问题胖大海似的膨胀,会使班级工作“按下葫芦起来瓢”,问题层出不穷。若中等生群体不求上进,势必导致一部分人滑向后进生,学习松懈、纪律松弛。若中等生群体积极向上,则有一部分人会向优等生看齐,上升为优等生,同时使后进生的扰乱因没有市场而自动收场,会使部分后进生因中等生的榜样作用而焕发斗志。对中等生的知识构架、认知结构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越详细,大多数学生受到的关注和尊重越多,大多数问题解决得越直接、越快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就越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抵触情绪就越少,学生间的内耗和群体的矛盾:中突就越少;就更容易形成一个崭新的、人人自主发展、大家互相促进、相互尊重、整体推进、水涨船高的班集体。
(联系地址: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 221600)
[责任编辑:李绿宁]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