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鲁迅,我们如何走近你

作者:梁红书




   一次和学生们聊天谈到鲁迅,没想到他们说十分“痛恨”鲁迅。他们说,鲁迅是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但鲁迅的文章难学、难懂、难读、难背。学鲁迅的文章篇篇是重点,句句都有丰富含意,甚至小小的标点符号都别有深意。老师一定要我们分析出其中的反封建意味,不但要分析,还要背诵,而鲁迅的文字半文半白,相当拗口。有个学生对我说,学完了《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记住什么,满脑子都是“踊跃的兽脊”“高大的皂荚树”。
  听到孩子们抱怨,我感触颇多。鲁迅文章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生硬的说教,过分深入的解析,强加的意识形态的灌输,苛刻的背诵要求……学生们反感,老师其实也很苦恼。从孩子的角度看,这样读文章相当枯燥。
  大家心照不宣,老师这样掰开了、揉碎了地讲,无休止地要求背诵,未必有什么效果。学过了《论雷峰塔的倒掉》《纪念刘和珍君》,就真的懂得反封建了吗?就能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现实的残酷了吗?历史书尚不能凭借几张照片与文字复原当时的一切,我们怎能要求区区几篇文章承载如此沉重的历史责任?背过了那些名篇,就能学以致用吗?我甚至怀疑,鲁迅那独特的个人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所铸成的冷而硬的文风,真的可以模仿吗?便是他那些温柔的朝花夕拾的散文,也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所作的回忆性文章,以此慰藉苦闷压抑的心灵。我们即便模仿到了“形”,也未必能把握住“神”。而流于形式的模仿由于缺乏内在的深度,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思维的创新。这样看来,背诵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
  这样死板的教与学是不可能让学生走近鲁迅的。尽管看上去我们对课文的解读似乎越来越深,我们和鲁迅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这种距离不单是由年代久远而产生的生疏感,更是一种心灵的隔膜与淡漠。
  鲁迅的伟大,并不是靠讲几节课、读几句书就可悟透的。走近鲁迅,语文课只是一块简单得甚至有些不太准确的指路牌,有点片面,有点偏激。真正的正道,是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我们的语文课自然还是要继续上下去的,鲁迅的文章还是要继续讲下去的,但是我想,老师们应该做些改进。是不是可以建议和鼓励学生在课余多读些鲁迅的作品,在更开阔的阅读空间中重新认识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鲁迅?同时读一些民国时代的史书也是极有益处的,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鲁迅才可能是那个真正的、未被异化或神化的鲁迅。老师也要读,还要多读、深读、精读。也许,当师生通过阅读对鲁迅都有了深入的认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更多一些人文关怀,我们也才可能以一种更从容、更深沉的目光,与鲁迅对视。
  (联系地址: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102100)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