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如何消除学生受教育的心理障碍

作者:田发银




  教育犯错误的学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有时确能生效;但若遇上情绪冲动、有恐惧或抵触心理的学生,工作就不那么一帆风顺了。实践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学生,首要的不是批评,而是采取一些手段消除他们受教育的心理障碍,然后再进行教育。
  
  一、对感情冲动的学生,先让他们平心静气
  
  一次,我发现班上两位学生打架,我没有当时就批评、训斥他们,而是把身高力大、急性子的甲叫到办公室,请他坐下。大约5分钟后,甲涨红的脸复原了,气平息了,静静地望着我。这时我才开口:“乙没伤着你吧?让我看看。”接着,我向他询问打架的原因,分析双方的过错。甲认真地听着,最后,坦率地承认了错误。
  矛盾突发,感情冲动的当事方对问题难免考虑不周,结果做错了事。这时,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冷静下来的时间,而是草率地处理,他们就有可能因抑制不住冲动而与老师顶牛,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应先让他们静坐片刻,平心静气,恢复理智。学生心气平和了,才听得进老师的话,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效果才会好。
  
  二、对心怀恐惧的学生,先解除其思想包袱
  
  班里一个男生给邻班一位女生写了一封“情书”,那位女生把信交给了我。男生知道后,吓得不敢来上学。
  如何教育该生?我没去家访,更没在班上声张,只是让一位学生捎给他一封信和一本书。信的内容有三:一是我答应为他保密;二是讲明萌发情爱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是犯错误;三是要求他看一看我捎给他的书《青少年生理知识》。第二天下午,那位同学来校上课了。后来,经过耐心教育,他端正了思想认识,重新振作了精神。
  不少学生因为不能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萌动,有恐惧感。我们如不及时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当然要在纪律许可的范围内),以后的教育工作就难以进行,弄不好会使他们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当那位学生吓得不敢来校时,我不去家访,不让同学知道,只是向他讲解生理卫生科学知识,目的就是解除他的思想包袱,消除他的恐惧心理。
  
  三、对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先夸奖一番
  
  一次考试,某学生作弊被发现。这名学生自尊心很强,从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前任班主任告诉我,有一次因迟到的事找他谈话,任凭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班主任无可奈何,只得让他离去。
  对他这次作弊,我该如何处理呢?
  我把他找来,先请他帮我整理办公室,借此称赞他手脚麻利,再扯一些别的事——“你生活朴素,不像个别同学那么铺张”“本学期你没迟到,有进步!”……他听了很高兴,消除了戒心。我趁机转入正题,说到他考试作弊。他听了不但没有辩解,反而留下了悔恨的眼泪,表示一定改正。那些常受批评或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常把老师的批评视为“故意找茬、丢他们的脸”,或者认为老师看人片面,只看到他们的错误,不看他们的成绩。因此,他们一受到批评,就产生抵触情绪,并想方设法对抗批评。倘若我们在批评他们之前表明自己是诚心诚意关心他们,并非有意刁难,那就有可能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
  总之,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首先消除他们接受教育的心理障碍,是一条基本教育原则。消除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障碍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的“平心静气”“解除包袱”“夸奖一番”仅是列举一二。这些方法是学生接受批评的前奏曲,前奏奏好了,整支乐曲的旋律才有可能完整而动听。
  (联系地址:河南省新乡幼儿师范学校 453100)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