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老师“骗人”的故事及启示

作者:宋 嵘 崔 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
  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这时,刘刚同学却突发奇想:老师面朝黑板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呢?难道她脑后还长着眼睛?他想验证一下,于是故意小心翼翼地做了个鬼脸。
  老师板书完毕,转过身来继续讲课,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下课后,刘刚还是不踏实,就赶上前截住老师:“老师,这节课我表现得好不好?做没做小动作?”
  老师不知原委,以为他是来讨好的,就抚摸着他的头,脱口而出:“挺好的,没做小动作,还要努力啊!”
  中午放学回家,刘刚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发现老师骗人。”妈妈忙追问原由,他便一五一十将上课的事说了一遍。
  听了孩子的述说,妈妈沉思了片刻,说:“老师说能看见你们做小动作,那就一定能看得见。”刘刚不服,据理力争:“她脑后根本没长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妈妈怎么说,他也不信。
  刘刚上学去了,妈妈马上打电话将此事告诉了老师。
  下午课间活动时,老师找到了刘刚,和蔼地说:“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可今天却犯了个小错误。上午第二节课我在黑板上写‘红’字的时候,你冲我做了个鬼脸,是不是?”
  “是——老师,你都看见了?”“我没看见,可同学们看见了。我脑后没长眼睛,可同学们的眼睛都是我的眼睛啊,对不对?”
  刘刚一听,明白了,于是检讨说:“对。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做小动作了。”
  自此以后,刘刚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1.家校联系非常必要。假如刘刚的母亲听了孩子的疑惑后不置可否,也没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心中就可能形成“老师骗人”的印象,不仅老师的权威会因此大大削弱,学生也可能会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正由于家长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老师又积极采取措施,才使刘刚同学很快消除了心理“障碍”,得以健康地成长。由此可见,家长与老师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经常沟通,密切配合是非常必要的。
  2.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方面,大多数小学生对教师的话都是坚信不疑,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为此,在学生面前,教师说话、办事都要注意科学性、艺术性和真实性,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3.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要慎重对待,耐心回答,决不能因为他们年纪小,就敷衍应付,更不能置之不理,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联系地址:山东省胶州市方井小学 266300)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