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心理学“增减原则”在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郭爱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请了许多被试,将他们分为四组参加一项实验,其中一位被试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即假被试。研究者安排这名假被试担当真被试的临时负责人。在每次实验的休息时间,这名助手就会到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汇报情况,其中一项是汇报对其他被试的印象和评价。真被试们的休息室与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假被试与心理学家假装压低声音不让真被试听到,其实真被试们每次都能清楚地听到助手对自己的评价。
  助手对其他被试的评价分为四类:(1)肯定。让第一组被试始终得到好的评价;(2)否定。对于第二组被试,假被试从始至终都对他们持否定态度;(3)提高。对第三组的评价,前几次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4)降低。对第四组的评价,前几次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
  然后,研究者分析所有被试对这个助手的喜欢程度,并让他们在-10到+10的量表上表示出来。结果发现,对这名助手喜欢程度的平均分:第一组为+6.42,第二组为+2.52,第三组为+7.67,第四组为+0.87。这便是心理学上的“评价增减效应”实验。
  这一实验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增减原则”: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这一心理现象对教育工作有一定启迪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增减原则”,制造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线,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喜欢程度与日俱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价值的肯定,可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获得意想不到的或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制造一些变化,精心设置否定——肯定模式,来满足学生期望的发展曲线。首先,我们客观、中肯地评价学生,对其优点予以肯定,对其缺点提出改进目标;随后,在教育教学中细心观察,努力去发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不厌其烦地提出肯定和表扬;同时,借助与其关系亲密的同学或老师,间接转达自己对他(她)的赞赏。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老师,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逐渐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终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联系地址:河北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 066004)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