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研究
作者:陈 丽
2.从道德行为角度看,在新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引下,教师应自觉投身于现代道德风尚的建设中。古语说“君子自重则自威”,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教师,往往受学生的爱戴。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处事方法、人格品性,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教师不仅要把道德的种子播撒人间,还要让道德生长的力量见证于自身。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善于总结、发现德育方法和技巧是提升教师德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在教师对德育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上。因此,善于从德育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断自我追问、自我反思,是提升教师德育能力的关键。
1.掌握多种德育方法,因人施教。师生矛盾和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合适所致。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性格、爱好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性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教育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力。德育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调查法、感情激发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等等。具体到不同群体、不同性格的学生,就要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灵活运用,正确引导。
2.提高对学生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有效监控能力。提高教师的德育感知能力和监控能力非常必要。青少年学生很多道德问题,往往是由于教师在早期阶段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没有适时进行有效处理导致的。教师对学生道德问题的敏感性源于教师对学生身心特点、品德基础和现实生活状况的了解。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多加注意,掌握学生群体信息,善于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从中发现已经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只有工作做细了,才能防患于未然。
3.帮助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道德发展目标,加强道德行为的可操作性指导。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在原有品德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仅要帮他找出错误原因,还要告诉学生应怎样做。加强对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如何行为”的可操作性指导,避免学生在出现问题时浑然无知,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
4.讲究说话技巧,以情动心。在道德语言的运用中,教师要艺术运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强化语言的感染力、鼓舞力和巧妙性。教师谈话中如果蕴含高超的教育智慧和丰富的道德情感,就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纳。德育智慧仅靠专业知识的学习远远不够,还要以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为基础,以宽厚的历史、文学、伦理知识为铺垫,以广泛及时的社会新闻、人物和事件为背景材料,以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情感还原和情感再现为手段逐步生成。
5.善于挖掘德育资源,寻找有效德育的突破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及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弱的火花,并以此为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育。(1)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道德思想渗透。要把学生当作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主体,教给学生认识问题的方法,适时运用讨论、价值澄清、角色扮演、生活体验等方法,力求在分析、讨论、辨别、体验和模拟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采用情感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经历、感悟、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3)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注入现代文明的气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入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之中。
(联系地址:济南市第四十六中学 250031)
[责任编辑:周 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