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校园心理短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徐伟康
下面介绍几种易排、易演,效果好的校园心理短剧。
一、“人生”超级大拍卖
也称魔术大卖场。拍卖商可由班主任或一名学生扮演,竞拍者由全班学生扮演。拍卖物品为:快乐、幸福、健康、财富、知识、成功、美丽等等。给每位竞拍者发相同币值的代价券,其价值只能买到一样物品。拍卖商依次拍卖一样样物品,有的价高,有的价低。拍卖结束后组织讨论,让扮演竞拍者的学生说说购买某项物品的原因,以及选择时的困惑、改变选择的动机,没有买到理想物品的失落等等。“人生”超级大拍卖的教育目的是理想教育。
二、角色互换
表演时,让一名学生扮演学习、生活中与他有矛盾冲突的人,另一名学生扮演“他”。例如,一个与母亲关系紧张的学生在心理剧中扮演母亲,再选一名学生扮演这名学生。在表演中让他体验母亲的心理变化、态度、立场,从而达到理解母亲,改善母子关系的目的。同学之间的角色互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探究和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对降低校园中的暴力、歧视现象有一定作用。
三、镜子模仿
“镜子模仿”叫短剧,其实是游戏。一名学生扮演真人,另一名学生扮演“镜子”。镜子模仿是让一名学生模仿另一名学生的表情、言语、姿势、动作,让被模仿者在模仿者身上看到自己,就如照镜子一样。模仿者在表演中要如实反映,不能故意夸大或歪曲被模仿者,更不能恶意地进行侮辱性的表演。镜子模仿是一种反馈技术,学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能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
四、空椅子
空椅子是一个人表演的短剧。表演时,台上放两把椅子,表演者轮流坐两把椅子,扮演两个不同的且有矛盾的人,模仿两个人的对话。空椅子表演可让表演者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增加理解,有助于克服表演者的交往困难。此方法适用于矫正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
(联系地址:浙江省桐乡一中 314500)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