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这样的鼓励,不要也罢
作者:王德富
为了帮他稳住阵脚,我便找他谈话,鼓励他,让他别紧张.尽量放松,还提出要求:力争保住第八名,争取前五名、前三名。谈话后,他确实更卖力了,课余时间全都用来学习……结果非但没保住第八名,反而退到十名以外。每次考完试,看到他沮丧的样子,我都替他难过,便又找他谈心。帮他找原因,给他鼓劲。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便又开始投入更紧张的学习之中……就这样,经过多次反复,仍不见明显效果,到八年级结束时,他的成绩已退到三十开外。他终于没有挺住,选择了放弃,在九年级上半学期辍学打工去了。对此,我曾深感遗憾和无奈,也很困惑。
如今想来,杨宏的辍学,应该说与我的引导不当和鼓励过度有直接关系。对学生,如果只一味强调“只要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就会有好成绩、好出路”是不尽科学的,这样做工作弄不好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思想负担。再有,一味引导学生追逐名次、追求荣誉也是不明智的,会使学生产生无形的精神压力。与其说杨宏是迫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才选择放弃的,不如说是迫于思想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才选择辍学的。通过对这件事的反思,我悟出了以下几点。
其一,过度的情感教育会给学生带来思想负担。教师要对学生投入情感,但是情感的投入要讲究得体、有方。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便不会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所谓得体,就是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喜其形、悦其色、乐其事,没有紧张、压抑的感觉。如果教师的情感教育过度.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没有达到老师期望的时候,就可能滋生愧疚感,甚至产生紧张、恐慌心理。所谓有方,就是要讲究方法,掌握时机,哪怕是一句话,也要说得适时、适度。如,帮助学生,决不能流露祈求回报的心态,否则,一些学生就会产生心理负担;还有些学生一旦在学习上暂时掉队,就可能产生对不起老师的感觉.愉快的学习兴趣便会被沉重的思想包袱所取代,时间长了,在漫漫求学路上必然出现一个又一个“杨宏”。
其二,鼓励失时、失量、失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不少老师认为,鼓励学生最适当的时机是在课堂上或各种活动前夕,因为此时的鼓励是在关键时刻给学生添加“活性营养素”,吸收快,见效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过去我也这样认为,但杨红辍学事件改变了我的看法。鼓励本应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精神体验。但临战前的所谓鼓励带给学生的只能是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真正意义上的鼓励应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不经意的谈话中、平凡的课堂上、日常事务的处理时.不忘随时给学生送去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和蔼的微笑——这些细微之处的鼓励往往能让学生沉重的心情豁然开朗。
同样,鼓励失量、失度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在教育过程中,试图通过频繁的鼓励达到某种目的和愿望。不一定有效。因为频繁的鼓励可能令一些学生感到焦虑、紧张,或产生厌倦、麻木的心理,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另外,有些教师在鼓励学生时喜欢用一些过于宏大或超出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的目标来诱导,其结果或者导致学生屡战屡败,直至最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使一些学生感到目标太高而放弃努力。所以,教师给学生的鼓励不能大而空,最好具体一些,实事求是一些,让学生有盼头,感到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倡导教师多运用“鼓励”的教育手段,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是非常有益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为师者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既要充分地给学生以鼓励,又要注意掌握好分寸,不至于因鼓励失时、失量、失度给学生造成伤害。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太平中学 564408)
[责任编辑:陈秀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