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该教中学生唱什么歌

作者:丁劲松




  音乐老师像往常一样信步走进教室,在全班学生期待的目光中快速板书了这样一段歌词:“一个人在这个夜里,孤单得难以入睡,真的想找个人来陪,不愿意一个人喝醉,醉了以后就会流泪,数着你给我的伤悲,为什么你总让我憔悴?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看我流泪,你头也不回。哭过了,泪干了,心变成灰,我想要的美你还不给,伤了我的心怎去面对?爱给了你,我不后悔,只希望你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去追让我去飞。毕竟爱过的心需要安慰,需要你安慰。”然后对学生说,这堂课学《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这首歌。
  这一幕刚好被我亲眼目睹,作为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尤其是作为该班班主任,我无法容忍这样上音乐课,我不能让我的学生唱这样的歌!于是,我克制住激动的情绪,把音乐老师叫出教室,建议她把黑板上的歌词擦掉,换另外的歌教学生。我的语气平静中带着严肃,脸色有些凝重。音乐老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面带愧色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但我的内心仍难平静。
  虽然我人到中年,将近不惑,但我绝不是封建卫道士,我也与时俱进。我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仅仅粗通乐理,但我知道什么歌是好歌.青年学生应该唱什么歌。我最爱听最爱唱的是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蒋大为的《敢问路在何方》、刘欢的《好汉歌》、关牧村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殷秀梅的《我爱你,塞北的雪》、王立平创作的《红楼梦组曲》……我也喜欢表达真情实感、充满青春活力的流行歌曲,譬如毛宁的《涛声依旧》、孙悦的《大家一起来》,甚至S.H.E的《Super-star》,但我拒绝诸如《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之类的流行歌曲。
  如果有人硬要说那也是一首很流行的歌,我只能将其视为精神空虚的无病呻吟。“孤单”“喝醉”“流泪”“伤悲”“憔悴”,歌词中充斥的是阴暗、低沉、无奈、失望的消极颓废情绪,把这样的“歌曲”教给学生,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诚然,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学要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是,尊重、理解和贴近决不意味着迎合。
  音乐课是“副科”,不属高考必考科目,但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看,音乐课在学校课程设置中绝非可有可无,每一节音乐课也绝不应随心所欲!
  优秀歌曲、经典音乐对人的鼓舞和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首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出的是团结奋进的精神:一首优美抒情的《春江花月夜》,能引发我们对人生的哲理遐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还记得读初三时学过的吴伯箫先生的散文名作《歌声》,开篇第一句就是:“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接着作者充满深情地回忆了亲身经历的、抗战时期延安军民在冼星海指挥下举行大合唱的动人情景,其中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最让人感动:“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让人欣喜的是,2004年10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宣部等七部门向社会推荐爱国主义教育‘三个一百’名单。”其中明确列出了“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这对广大音乐教师(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教师)指明了教学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令人感动的是,2004年lO月16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先生的一篇文章《通俗易懂含深情——李岚清音乐笔谈读后》。傅老的文章在高度评价《笔谈》的同时,颇有感慨地议论道:“美育,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在青少年的成长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将选取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诚哉,斯言!若从事基础教育的同仁们都能切记并身体力行,何愁我们的孩子没有丰富纯正的艺术养料和精神食粮!诚如是,则我们的学生幸甚,我们的孩子幸甚,我们的教育幸甚!
  
  (联系地址:湖北省京山县职教中心431800)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