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一封神秘的“伊妹儿”
作者:张 红
星期一,打开信箱,一封“伊妹儿”让我触目惊心——开头第一句是“你他妈的张老师”,接下来是些从不良书籍或网站上拷贝的令人作呕的污言秽语。读完这封邮件,我先是震惊:一个孩子受“黄毒”侵害如此之深:接着是担忧:没有署名,我如何来挽救处于迷途中的孩子!冷静下来,我给他回了一封信:亲爱的孩子:
你现在好吗?我收到你的来信了。读后很担心你。相信你给我发完信件后,也很忐忑不安吧!老师不会生气,毕竟你只是个孩子。你遇到麻烦了吗?我很想帮助你。我会努力找到那把能够打开你心门的钥匙!
你的张老师
轻敲回车键,邮件发送成功。接下来我又采取行动,查找发信人。作为老师,我有责任帮助他走出迷途。
第一招:寻蛛丝马迹,找迷途羔羊
单凭一封电子邮件根本查不到对方是准,我只能从信的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试图找出那只“迷途羔羊”。终于在信件的最后一句我找到了线索——“反正这个周末张某某、刘某某、王某某、赵某某计划再去网吧玩个通宵,你爱管不管”。我们班沉迷于网络的就那么五个人,前两天因为逃学上网,我刚与他们家长联系并作了相应处理,可这上面所列举的名单中唯独少了一个人,难道是他——晓龙?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孤僻,喜欢独处。小学时因为偷窃受到过处分。最近又沉迷于上网,同学们反映过他时不时会说些很下流的顺口溜。
第二招:真真假假心理试探
神秘“伊妹儿”的发信人在我心里初步锁定,但我还需要观察。他在暗处,我在明处,他肯定要看我如何反映。上课铃还没响,我提前到了教室,和学生们有说有笑,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班里一共四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尽收眼底。学生们很自然地配合着课堂教学活动,唯独他不敢正视我的眼睛,即使抬头看黑板,也只是匆忙瞥一眼后立刻转移视线。我教的是英语,每个学生都不止一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操练句型、朗读课文。我故意没有提问他。
第三招:寻找时机挑明真相
日历翻到了星期五,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英语正好学习“一般将来时”,有个环节是让学生讨论周末计划,学生们踊跃发言:“I will fly kites with my parents.”(我将和父母一起去放风筝。)“I will watch videos with my good friends.”(我将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看影碟。)……在其他学生一一说了自己的计划后,我突然问他:“Xiaolong,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晓龙,你明天做什么?)他站起来:“I will play computer games.”(我将打电脑游戏。)我接着问:“Will you go to the net bar and write ane-mail to me?”(你是否将去网吧并写一封伊妹儿给我呢?)他的脸涨得通红,手脚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特别局促不安。其他学生一头雾水,奇怪他怎么连“yes or no”都不会说。
第四招:浪子回头——真情现
又是周一,我照例打开电子信箱。看到了他给我的回信。亲爱的张老师:
我收到了您的邮件,很抱歉我所做的一切。由于我比较迷恋网络游戏,逃学上网被您发现,受到批评后心里很抵触,于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发泄一下对您的不满。我错了!其实上次给您发了邮件后,我就一直后悔,请您原谅我!我会改掉这个坏习惯,您就看我以后的表现吧。
您的做错事的学生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并没有面对面地说破这件事,但他的确按他所说。在纪律和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顺利升入高中。有一次和我的新生一起看电影时碰到他,他微笑着向我跑过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张老师,谢谢您!”学生们感到很迷惑。那个神秘“伊妹儿”的故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
(联系地址: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050021)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