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10块钱的故事
作者:杨国新
课间操结束,刚刚回到教室,便有个学生跑过来:“老师,不得了了,王小芸的钱不见了。”“丢了容易,想要找回来可就难了。怎么办呢?”我寻思着解决的办法。为了稳定全班学生的情绪,安慰王小芸,我故作镇定地说:“怎么可能丢了呢?就是丢了,也能找回来。”
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着急,因为以前发生过这种事,我用尽了各种办法,就是没人承认。这一次,我决定采用冷处理,等两天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会露出蛛丝马迹。果然不出所料,仅隔一天,事情就露出了端倪。
“老师,小强买了很多东西,桌子里还有一辆玩具汽车呢。”听了学生的汇报,我心里一动,会不会是他?课间操时,我悄悄来到教室,小强的书包里果然有一辆玩具汽车,还有几个零食袋子。但仅凭这些就能断定小强拿了那10块钱吗?显然不能。于是,我来到学校的服务部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我,小强确实来买过东西,就在昨天,只是钱数对不上。快要水落石出了,但我内心深处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孩子不承认怎么办?即便承认了,又该如何收场呢?
下午,我把小强找来谈话,办公室里只有我们俩。小强明白了我的意思后,使劲摇头,眼里满含委屈的泪水:“老师,那10块钱是妈妈给我的,不信你打电话去问。”我说:“我早就打过电话了,你妈妈说很长时间没给你钱了,说怕你养成乱花钱的坏毛病。”听了我的话,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看孩子哭得这么伤心,我心里一颤:难道真的冤枉了他?我心一软,真想放弃追查。可又一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决不能让孩子在这些小事上犯错误。想到这儿,我咬咬牙,决心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上午小强没来上课。看着那空荡荡的课桌,一股失落感包围了我。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呢?
第三天早晨,一个陌生男子和小强等候在办公室里。空气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我正在考虑如何向孩子的父亲解释,他先开口了:“张老师,你凭什么说孩子偷了10块钱呢?”不容我插嘴,他又接着说:“孩子都不想上学了,这件事给他造成了心理创伤。”我万万没想到小强父亲会先发制人,看来他是有备而来。于是我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给他听,还特别强调了一个环节:小强和妈妈的说法存在矛盾。“别说了,那10块钱是我给他的。”我顿时语塞。父亲又颐指气使地对孩子说:“你说,是不是我给你的。快告诉老师,说啊!”他们走出办公室,“不就是10块钱吗?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句话在楼道里回荡。我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在父亲和儿子的默契配合中,我一败涂地。
以后的日子和往常一样,有晴天也有雨天,小强还是坐在那个位子上,我还是他的老师。有时,我仍会想起这件事:10块钱带给孩子的可能是短暂的愉悦,可是愉悦过后,他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
曾几何时,处理类似事件的文章一度成为某些报刊的“新宠”。例如“批桌子”,教师先是“瞒天过海”然后是“偷梁换柱”,把没有生命的桌子当作“肇事者”,委婉说教间或旁敲侧击.最后终于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结局是,丢失的钱物终于物归原主。模仿“批桌子”的还有“批尺子”“批词典”等,其问题的实质其实是延续了同一种思维模式。稍微比“批桌子”聪明一点的,是通过书信的形式,引导学生“我笔写我心”。让学生带着“特殊的使命”给教师写信,目标指向很明确,就是引导学生省察内心、反省自我,最后结局也是圆满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作者只不过把简单的道理又演绎了一回。据我所知,在这类文章末尾作者还往往不忘再“矫情”一把,“一个美丽的约定”是这类文章惯用的结尾方式。
在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相信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小到班级环境,大到社会秩序,赖以维持安定祥和的不仅仅是法律、制度,还有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约束力。人一旦失守了心中最后一道防线,这个社会将可怕得无法想象。社会丰富多彩,千人千面。具体到这类文章当中,我不禁担心:一旦教师“批桌子”或写信失败了,那又该如何是好呢?曾几何时,我也兴致勃勃地“规劝”过桌子,但任你花言巧语机关算尽,孩子们就是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是全班摇头。该怎么办?我也让孩子写过“拿别人一块钱,丢一生人品”的心灵日记,得到的却是孩子们信誓旦旦的“保证书”:“老师,我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不信你问我的同桌。”此时又该怎么办?看着杂志上的文章,心里热乎乎的。可是一旦回到现实中,我就很纳闷:好办法用在我这里怎么就不灵了呢?
10块钱、家长、老师,这些符号联结起来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教育真的能点石成金吗?在以后的阅读生涯中,每当我读到教育叙事类文章的时候,我总是怀揣警惕之心,还要不自觉地在心中问上一句:美丽过后,教育的真实还存在吗?
这么多年了,10块钱的故事,一直藏在我心中。之所以不敢忘记,因为那个故事时刻提醒着我:教育的复杂和真实。
(联系地址: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乡中心小学 257343)
[实习编辑:王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