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路老师的“四副眼镜”

作者:郑桂兰 梁书新




  路老师是我校公认的优秀班主任,说他“优秀”,主要体现在他的班级管理上。路老师和蔼可亲,一副十足的“书生”模样,但是无论多么难管,多么令家长、老师头痛的学生到了路老师的班里,总能很快“改邪归正”“旧貌换新颜”。
  一天中午,我笑着向路老师请教:“您管理学生有什么诀窍吗?”路老师摇摇头说:“我哪里有什么诀窍啊,只不过我有‘四副眼镜’而已。”“四副眼镜?”我好奇地问。“对!”接着,路老师娓娓道来:
  面对不同情况我戴不同的眼镜来观察处理。我的第一副眼镜是显微镜。当我戴上显微镜看学生时,我就可以把学生观察得更加仔细。我不但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特长、品行、先前的种种表现,还能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学校外的表现。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小细节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对学生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副眼镜是放大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准班内那些“弱势群体”,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差,在当前的教育机制和环境下他们很难在这个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所以我经常用放大镜来捕捉他们身上的优点、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的优点,分析进步的原因,实施优点带动策略,以点促面,激励其不断进步,向优秀迈进。二是聚焦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错误,对不好的习惯和不良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使其认识到错误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能及时醒悟,迅速改正。
  第三副眼镜是望远镜。如何用望远镜?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我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有待成熟的个体,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自身的不足和失误尽量去谅解和宽容,胸怀一颗仁爱和善良之心,对学生进行成人成才的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一副就是平面镜。平面镜要求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随意给学生贴“标签”。既使是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有了闪光点和点滴的进步,我也一定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既使是成绩好的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降低要求,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努力使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成为他们不断反省和校正自己行为的准则……
  不知不觉与路老师已聊了半个多小时,我对路老师的“眼镜理论”却仍意犹未尽。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老师们总是感叹学生难管,喜欢说某某学生特别差,屡教不改,无可救药。现在想来,老师们是不自觉地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眼中满是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足,缺少了一份对学生应有的宽容。也许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我们的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我们只要转换思路,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就会发现学生们远不像我们想象和断言的那么差,反而会感觉他们都是那么可爱,都散发着希望的光彩。
  愿路老师的“眼镜理论”能深入到更多的老师心里!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路山中学 255418)
  (实习编辑:王广瑞)